高塔梁地区酒文化初探

家乡区县: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

   高塔梁原指郜北京情达木村(秦达慕、蒙名前达门,意思是有宝石的地方)的黑山子(蒙名哈日敖包,黑敖包的意思)南至二十六壕村;东西郜北(蒙名:戈壁),窖子村(有古城暂不论)胡油房至刘兰壕这道南北东西,丁字形走向的山梁,它和武川县的灰腾梁齐名。后来,泛指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的石哈河(蒙名石哈乌勒,狭窄的河之意)地区(包括原四个乡和周边地区)。此区东北和达茂旗接壤,东有包头固阳(旧时,人们手中一有点钱就要下包头买东西,当作一种本事、能耐),南有乌拉特前旗,西有汉朝就出有名的五原,西北和北面是乌拉特中旗的纯牧区乡镇,其中新忽热镇(汉名城 ,原是清王朝的弓箭制造之地)。这里离秦长城、赵长城很近,有的段落还很完整,依稀可见阴山岩画。又有南至包头的哈业忽洞(蒙名哈业日忽都格,两眼井之意),北至乌拉特中旗二十六壕村的板生图沟(蒙语之意是有房子的河道);南至乌拉特前旗的小余太,北至乌拉特中旗的乌兰板生(蒙名乌兰拜兴,红房子之意)村的阿古鲁沟(蒙语之意是栢树沟);南至乌拉特前旗的大佘太河湾村,北至乌拉特中旗的格其忽洞(蒙古格其尔忽都格,独眼井之意)村的董大沟。这三道大沟,南北贯通,相距不远,历来除战争之外,居住在长城两侧的人们都互相往来,以物易物,走亲访友,喝酒吃肉。郜北窖子村的牛侉子曾几次到大(蒙古国的乌兰巴托),做买卖并当手枪队长。高塔梁地区原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这里有当地人,外地人(不外乎做买卖的、逃荒的、逃难的、躲壮丁的),有山西人、山东人、河北人、河南人、广东人、四川人、内蒙人等蒙回汉满多个民族。

一、喝酒的原由

高塔梁地区的人们热情好客、礼貌待人。招待客人以酒为上;有酒没菜,不算慢待;无酒不成宴席,进门三杯酒,出门酒三杯;上马三杯酒下马酒三杯;杯杯献真情,杯杯表心意。说起这里的酒文化,那更是村村的融合,民族的融合,大江南北的融合,黄河两岸的融合,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1、家中来了客人要饮酒。

亲家、朋友、乡镇干部来了都要招待。少了少喝,多了多喝,忙了不喝。但是知己知心、挚友、至交来了要边谈边喝,彻夜长眠。同学聚会更是喝个没完。太阳上来红似火,感情上来不由我。只要感情有,喝甚也是酒。

2、节日来临要饮酒。

传统节日,如春节、正朋初七(小年)、二月初二(龙抬头)、清名节、五月端午、七月十五、中秋节、腊月初八等。新型节日,如三八节、植树节、五一节、重阳节、国庆节、元旦节等。外国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红花脸上来”。“绿水青山常醉目,人和致善乐开怀”。

3、生时满月子要喝酒。

家中生下小孩,家人要喝酒庆贺。过满月时,男方及所有亲家要请女孩家长坐席。生儿育女众人乐,家和人和万事成。现在还要请同事、同学、朋友、领导,大办喜宴,已成风气。生下100天,女言及部分亲家,要请男方家长赴宴,叫“过百岁岁”。百天初入茫茫路,三代同倾眷之情。

4、老人过寿要喝酒。

男女双方的老人59岁诞生日,儿女都要请亲戚朋友赴宴,叫“过寿”。不须返老还童日,自有延年益寿方。以后每的都要过,有的只请亲戚朋友,有的自己家人吃一顿饭,有的每过十年再大办一次。

5、嫁娶丧葬要喝酒。

男娶女嫁定婚时要喝酒,原来是男方请男方的亲家,女方请女方的亲家,各家吃一顿饭,喝一顿酒。现在男方再大办一次。婚礼庆典前夕还要请一次人,叫“卯宴”,毫不此正,日子逊色。嘉宾满座添喜气,礼炮齐鸣接新人。典庆佳期千禧酒,婚联盛世百年缘。

老人去世,要放五至七天再安葬。然后大办酒宴,以示荣耀,也是前一天举行“卯宴”。“生前冷落受欺凌,死后喧闹不安宁,丧事当作喜气办,又能挣钱又扬名”。

6、参军上学要喝酒。

谁家的孩子参了军,上了大中专或出外工作,村里人都要挨家逐户地好酒好饭招待,请不到觉得很没面子。有的人还要给点钱,紧钱吃豆面,多的多给,少的少给,没钱的给点鸡蛋、粮票、布票等东西。

喜庆之后征程远,祝福声中起点新。兴华时有凌云志,报国常怀赤子心。

7、打“平伙”、“捉大头”要喝酒

高塔梁地区很早时,在农闲时节或天寒地冻时,人们都要“打平伙”。即一人拿几毛钱,凑起来买点酒肉,就能吃喝一顿。起先只是年轻人,后来老年人也参加了,门前清洁添逸兴,家道安和助吟怀。还有就是“捉大头”,做法是一人先在纸上写上10元、9元、8元、5元、2元、1元,“白吃”(不给钱)跑腿(买东西),再在字下面画上弯弯曲曲的道路引出纸边来,然后把纸叠起来,让人们在道道下签字,最后展开来看,谁签到多少拿多少,也能“红伙”一次。“年年岁岁春酒流,清清闲闲捉大头。”二荐酒茶整把把,好容易遇到一搭搭。这种事情经常有,但只是小规模,后来发展到了大动作,杀鸡、杀羊,变成了高规格的宴席。

8、宰羊杀猪要喝酒

平时人们杀只羊,只是家人少量喝点酒,冬天“卧羊”时,叫上帮忙的喝点酒,到了杀猪时就不一样了,帮忙的、亲家朋友都要来,猪肉粉条烩酸菜,馒头大米饭,酸菜一盘,喝个没完,今天你家叫,明天我家请,一连半月二十天连轴转,这叫吃“巢头肉”。此外盖房置地要喝酒。总之,生儿育女,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乔迁新居,加官晋级,买房置器,都要喝酒庆祝。

二、喝酒的种类

不管包头二锅头、代县高粱白、本地家做酒,这只是少量的而大量的,首选的人们爱喝的还是我们的河套酒。

1、河套白酒。

2、河套二锅头。

3、河套陈缸。

4、河套人。

5、河套老窖。

6、河套王。千年字号逢盛世,百日佳酿吐清香,强肾明目补肝脏,延年益寿河套王。得意春风抒壮志,及时甘雨润群芳,吟诗把酒论天下,共祝和谐启新航。

7、十年陈酿。

8、金樽哈达。

9、银樽哈达。金樽银樽五谷水,先软胳膊后软腿,不信你再喝两杯,躺下一堆大稀泥。

10、海泉液。吃的全羊席,喝的海泉液,跑的边防线,谈的跨国恋。

三、喝酒喝的歌曲

二茬韭菜,捆把把,好容易遇在一搭搭。大红公鸡窗台上卧,不为喝酒为红伙。喝酒一般一定要喝歌,不然单调、无味,引不起兴趣。

1、信天游。属山歌的一种,曲调纯补,高亢悠长,节奏自由,一般由上下两句构成,有时一段、两段,有时几十段上百段,整整一黑夜不唱重的大有人在。大都反映劳动和爱情生活。如“一个对对野雀雀一个对对鹅,一对对毛花眼眼盯哥哥”。“三十三歌荞麦九十九道稜,二妹妹喝好也是人家的人”。

2、山歌、山曲子、爬山调,均属民歌的性质,它们爽朗淳朴,节奏欢快,大多和爱情有关。如:“你在那山来我在沟,目了不见面唱就招招手。”“你给哥哥兜跟兜跟做上一对鞋,叫哥哥咯噔咯噔眊妹妹来”。

3、现代歌曲。如《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路在脚下》,电影《红高粱》主题歌《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香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主题歌《相伴到天边》,台湾电视剧《昨夜星辰》的主题歌《昨夜星辰》等等。

4、流行歌曲等。温馨梦幻的《什么也没有说》《四季流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绿色浪漫的《中华儿郎》《风雨的告别》。劲歌狂潮的《我们是朋友》《路灯下的小姑娘》。董文华的《道路》,毛阿敏的《思念》,谢彩云的《恰恰恰》,屠洪刚的《说不清》也是歌手们好唱的。

5、蛮汉调。有的人叫“满汉调”,也有的人叫“漫汉调”。蛮,旧时指南方各民族,后来指四方的少数民族。我们用的是蒙古族的调,唱的是汉族的词,因此,我认为叫蛮汉调或蒙汉调更为妥当。如“你给小青马马多喂上二升料,眊妹妹哥哥三天的路程两天到。满天那星星一颗颗明,全高台梁我挑中你一个人。”蛮汉调也属民歌的荡畴,慷慨激昂,自由欢畅,许多人自编自演,出口成章,深受人们喜爱。

6、蒙古歌和外国歌。

高塔梁的不少人懂蒙语,会唱蒙古歌,甚至有的人还能跟上蒙夏天族弟兄唱蒙古长调。如《赞歌》《北京的京山上》《雕花的马鞍》等还有的人会用俄罗斯语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用英语唱《我的中国心》,老友李金诚会用朝鲜语唱《金日成之歌》,这只是少数。

四、喝酒吃的饭菜

高塔梁地区原来没有电,也没有冰箱,春冬两季东西充裕,易于做宴。过年和办婚丧事,早上吃清汤糕。说是清汤,实际上是羊肉、豆腐、海带外加炸油圪节节熬的汤,外带调黄豆芽和炸油糕。中午“坐席”时(出席宴会叫坐席)凉菜是八个,猪肘子、酱牛肉、羊肚丝、羊肝子、绿豆芽、煮鸡蛋、炸虾皮、小葱拌豆腐。热是酥鸡肉、爬肉条(烧猪肉)、清蒸羊、牛肉丸子四道加个大烩菜,羊肉油炸山药、豆腐和粉条子。夏秋两季东西紧缺,吃喝就比较简单了,苹果切成片,再加一个酸蔓菁,炒鸡蛋,烙油饼就算上待你了。平常盐汤或山药汤汤醮莜面,荞面圪团山药肉汤汤也算不错的饭。贵重朋友,远路亲家来了,宰只鸡,蒸点糕,杀只羊,贴点饼(锅贴子)很是难得。

后来有了电,交通也方便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首先是人们填饱了肚子,其次是好上加好。蔬菜增加了,凉菜增多了,肉类增加了,热菜增多了。城市乡村一个羊,你有我有家家有,一般人家不算烟酒288元,中等人家388元,上等人家588元。千元宴席城里有,万元宴席只是听人说。

五、喝酒的礼节。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高塔梁地区喝酒也讲究许多礼节。

1、庆生子女的宴席上,人们要给东家敬酒,祝愿他德门得子,家祥生凤。东家也要回敬,感谢光临,同喜同乐。

2、给老人做寿时,主要亲朋也要给寿星敬酒,祝愿他(或她)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心宽体健,万事如意。寿星也要讲几句客气语,希望大家生意兴降,如官晋级,精神愉快,吃好喝好。

3、平时喝酒,小辈要敬长辈,学生敬老师,陪客敬主客,年岁小的要敬年岁大的。互相也要说些祝愿的话。如学业有成,天天向上,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等。

4、在盖房、打井的宴会上,东家要给每位工人敬两杯酒,并说大家辛苦了,节省材料,吃苦耐劳,活干得好,表示感谢。

5、喜事上东家要和每桌的客人共饮一杯酒,希望大家吃的满意,喝的痛快。一对新人先向大厅众人三鞠躬,请大家喝一杯酒,然后给底亲每人敬两杯酒。

6、招待新亲,东家的要敬酒,代东的要敬酒,长辈和小辈代表也要敬酒。最后新亲要给大家喝答谢酒。成就一双儿女事,了却两家父母心。

7、丧事宴上,逝者的儿子、儿媳、闺女、女婿都要登台亮相。基人工表要讲感谢大家鼎力相助,出席捧场,集体三鞠躬,共敬一杯酒,最后也是给底亲满两杯酒。

8、同学聚会先敬老师,后敬班干,然后同学们互祝互敬,各不相让,有时一连红伙好几天。“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不管哪种事宴,主要都要在食堂门前握手欢迎,宴毕,再在门口握手欢送。

六、喝酒用的器具。

高塔梁地区地处山旱区,过去交通很不便利,喝酒的器具,尽管古今不一,但大同小异,变化不大。

1、存酒用的器具。

(1)陶瓷酒瓮(2)陶瓷酒坛(3)陶瓷酒罐(4)牛皮酒袋(5)铁皮酒筒(6)酒柜(7)木头酒鳖子等。

2、盛酒用的酒壶。

(1)陶瓷酒壶(2)铁酒壶(3)锡酒壶(4)铜酒壶(5)玻璃酒壶等。

3、喝酒用的酒杯。

(1)陶瓷杯(2)塑料杯(3)玻璃杯(4)玉石杯(5)不锈钢杯(6)银碗子等。

米越(2014-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