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人称“柳木腿”。耍前要经训练,踩得平稳、自如方能参加表演。高跷也以扮戏文为主,由于是单人活动,随行间亦可边走边嬉戏。戏曲丑角、《西游记》人物、《月明和尚戏柳翠》等,都是高跷的保留节目。耍“大头娃”有时也随行表演,增加气氛。
跑竹马、旱船、舞狮子、龙灯,一般夜间进行。竹马,一人一“马”列队表演,随锣鼓节奏,变换队形耍花样;旱船,二人一合,女驾“船”,男划浆,摸拟舟行于水的各种身姿,于平缓与湍急之中显示表演者的身段、技法。狮舞与国内流行的“北狮”大致相同。舞龙灯一般手持长柄,将龙灯举在空中舞,然户县流行一种地龙,有布做的龙腿、龙爪,舞龙人将其穿在腰间,排成长龙阵,跑跳舞之。晚间,挂在腰间的龙灯一亮,人的上身是看不见的,唯见“龙”在腾舞,可谓活“龙”活现,传为独创,似不多见。
社火兴于何时,无从查考,世代流行于乡间。一般村社都有,尤以大村大社为精彩。上元时节是耍社火的高潮,届时忙碌一年的乡民,借新春之喜气,收拾行头、家什尽兴一番。另在庙会及盛典也有以耍社火助兴的。县北乡三尊游城隍(大城隍、二城隍、三城隍)一年一度的迎送祭祀中,双方村子以社火助兴必不可少,流传久远。
20世纪70、80年代,芯子改为“小四轮”或手扶拖拉机拉游,新锻造的“芯子”还加进一些机械技巧,使其更具趣味。社火的装扮上也时有翻新
文化大革命期间,耍社火被禁。80年代以后,民间社火日见火爆。每两年元宵节期间在县城举行大赛已成惯例,从1988年以来,县北大王东村、大王西村、定舟村、凿齿村;县东王卫村、乔家庄、牛东村;县南占东村、宋村、王寨村;县西蒋村、祖庵西街村均获过大奖
我的能力秀主页是http://abc.wm23.com/wangjingxiong
我的微博是http://weibo.com/u/386541283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