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和平饭店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华懋饭店是由当时富甲一方的英籍犹太人爱利斯.维克多.沙逊建造的,外墙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由旋转厅门而入,大堂地面用乳白色意大利大理石铺成,顶端古铜镂花吊灯,豪华典雅,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 饭店落成以后,名噪上海,以豪华著称,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如美国的马歇尔将军、司徒雷登校长,剧作家Noel Coward的名著《私人生活》就是在上海和平饭店写成的。三、四十年代,鲁迅、宋庆龄曾来饭店会见外国友人卓别林、萧伯纳等。
解放后,饭店于1956年重新开业,起名上海和平饭店。近年来,上海和平饭店对客房、餐厅等进行了更新改造,焕然一新,而建筑风格仍保持了当年的面貌,使下榻于此的宾客仿佛置身于时间隧道,在现代与传统、新潮与复古的融合、交错中浮想万千。
上海和平饭店的前身华懋饭店,是英籍犹太人沙逊不惜投以重金兴建的豪华饭店。1929年建成的饭店外墙用花岗岩石块砌成,金、字塔式绿色铜瓦楞皮的尖塔楼;旋转式厅门;宽敞的大厅和走廊;意大利大理石地面和立柱;古铜式老式灯具;装饰讲究的餐厅里的"拉力克"灯饰;独一无二的九国式特别套房;一切都是那么的至臻至美,华丽而古朴,享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
华懋饭店的"极品意识"还表现在,时不时地弄点"独家新闻式的小玩艺儿。 比如顾客要在饭店里举办生日、婚礼、纪念日等庆典,如在别家酒店,庆典一完即人走了事,而华懋饭店却可为顾客灌制一张小型的铝质唱片,以质留念。如今-亡海滩上还有这种小巧的铝质唱片的保存者,即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的侄孙唐无忌先生。那是一张他外公周今觉先生60大寿庆典的录音制品。1938年阴历9月18日是周先生60岁生日。即选在华懋饭店大餐厅举行庆典。那天宾客如云,孩子们更加兴奋异常。饭店里有为宾客灌制唱片的设备,就是现在也并不多见。然而在30年代,华懋饭店独此一家。 那时的录制设备有限,未能把庆典的内容全部录下,只能在大楼底层的专室里一个人单独专录,而且一张唱片只能录4分钟,回去可在78转的手摇唱机上用竹制唱针播放,据唐无忌先生回忆,那录音房间就在现在的爵士酒吧人口的左边,小的就像街头电话亭一样。周今觉录了3张他在生日庆典上的讲话,题目为《立功、立德、立言》。他的三女儿周叔苹和七女儿周稚芙(唐无忌的母亲)各录制了一张,唱一支献给父亲的歌,讲几句祝福的话。这些唱片正面有华懋饭店的服务性英文解说,无非是"欢迎您来到饭店,我们将为提供优质服务"而已,后面即是正文。想到这些只有现代CD碟片大小的老唱片,牛个多世纪以来给一个家庭带来的愉快,而且历经浩劫如今仍留存于世,现已90岁的周稚芙老人不禁感慨万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