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博罗——中西交融

家乡区县: 惠州市博罗县

公庄镇基督教堂(公庄镇):
基督教堂位于公庄镇獭子圩老杨平路,于2003年建成,主体建筑为一栋两层半的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逢星期六早上均有约一百人到此做礼拜。
公庄镇天主教堂(公庄镇):
天主教堂位于公庄镇陂头神村正子小组,于2003年建成。占地总面积288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一栋两层半的楼房,建筑面积960平方米。逢星期日和星期一早上七点半均有三五十人到此上课。
公庄镇天后宫(公庄镇):
天后宫位于公庄镇四家增村,于2004年重建,为一道教道场。总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
柏塘镇天主教堂(柏塘镇):
在博罗,据民国《博罗县志》载:“县中耶稣教始于咸丰十年(1860年),英教士开其先。同治元年(1862年),法神父继其后。”1860年,伦敦教会牧师欧得利始设基督教会址“福音堂”于 铁场竹园,后改在县城下巷,末迁江东村旁山岭上。据村老述往,会址四周曾竖有“伦敦界址”石牌(现已佚)。教会在县内先后设传教处有五,共有信徒600余人:其中桔子文堂100多人,黄麻陂区堂有学生信徒200多人、教友100余人,显村、公庄又学生信徒130余人、教友100余人,石坝有教友20余人,以上五处属瑞士巴色会,曾改为“中华基督教崇真会。” 县城下巷、江东、葛岭、南社塘、板桥、深湖、礼村、九子潭(今九潭)、义和、公庄、柏塘、响水、平安等地属中华基督教之伦敦教会。
1862年,法教士始设“天主堂”于县城北上塘街。县内之传教地则有八处,共有信徒1600多人,其中柏塘、泰美约500人,公庄、显村、黄麻陂500多人,县城、仍图、黄塘500多人。柏塘天主教最大,信徒300多人。
这些传教士,披着慈善家的外衣,在各地恣意横行,搜集情报,干预地方行政、霸占房屋田产,甚至非法组织教会武装,欺压百姓。此外,还屡屡怂恿包庇入教地痞流氓、土豪劣绅,大肆鱼肉乡里。庞大的教会势力与列强对华政治、经济侵略相互配合,给博罗人民带来无穷灾难。故19世纪后,当广东潮州、佛山、南海等地(计33处)群众不断掀起反洋教斗争,驱赶传教士,焚烧、捣毁教堂的浪潮时,柏塘群众对一向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法国传教士早以切齿痛恨。
柏塘是博罗县的重要玗镇,人口较多,交通也较便利。清同治元年(1862年),法国传教士于玗东侧设建天主教堂。光绪年间,教堂主持者为申神父。其人能说颇流利的粤语,黄毛碧眼勾鼻,平日脸上挂着笑脸,心里藏着冷刀,极是奸猾阴毒。为发展势力,他经常出面“袒护教民,以广招徕”。入教的流氓恶棍、土豪劣绅,依教仗洋,无法无天,做尽坏事,群众受害多有不甘。申神父不但包庇他们,更勾结当地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群众怨积恨多,仇视教堂,早有毁之之意。
适高埔村(吴姓)与徐禾村(廖、郑姓)涉讼,柏塘官吏不依法善处,申神父出而助徐禾田村,高埔村被迫上控。1898年8月29日,省委派郑公泽、知县张从禹,会同汛官黄致忠,传集讯究,值柏塘玗日(逢3、6、9日玗期),上千群众围观,门卫不能制止,继而群拥而入,郑、张、黄等恐生事变,即将两造交保候审,遣散市民。此前,柏塘富家刘万合(曾捐资教堂)图占良民朱和贵(屯里村人,柏塘玗首饰匠)之妻,勾结申神父设计陷害,以申胸佩的十字架派人送交朱打首饰,后诬其盗“圣物”判刑遣役而夺朱妻。又恰是日县差行事拘捕朱贵和,然事前刘、申阴谋泄露,被朱妻舅父(黄塘村杨老秀才)获悉,串连亲友及刘的一些佃户相助,趁机击毙县差三人而脱朱。时为中午,集市正旺,杨秀才等敲锣聚众,鸣冤叫屈,高埔、徐禾田村民讼未息,民怨沸腾,屯里、黄塘村朱、杨等姓村民群情涌动,一呼百应,矛头直指教堂,要捉拿罪魁祸首申神父。申龟缩教堂,群众鼓噪。申放出恶犬并指挥恶教徒以枪、棒驱殴群众,进而开枪,射杀打伤几十人。群情更为忿怒,又闻官府派兵前来镇压,于是附近屯里、黄塘等村民纷纷抱来松枝稻草围堆教堂,纵火焚烧,教堂遂被焚毁。
柏塘群众火烧天主教堂并击毙申神父及恶教徒8人,法国侵略者于是向当地官府施压,并提出无理要求,扬言如不派兵镇压村民,柏塘将化为焦土。知县张从禹回属详报,随后病卒;汛官黄致忠畏罪自杀。惠州知府即着新任知县葛肇兰随同提督张春发前往查办,并向法国人“谢罪”。葛在张大兵压阵下,诛杀村民百余人,草草了结此案。并向法国人赔款2万元(官厅报账8万元)。这一斗争虽暂时被镇压下去,但柏塘人民不畏强暴、英勇反抗外国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流芳千古,世代传扬,柏塘人民更加觉醒。此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二十七日陈纯反清起义,辛亥(1910年 )张砚香(柏塘石花山人)统帅民军起义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等役,柏塘人民都在反帝反封建的战斗中作出重大的贡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法传教士卷土重来,用所索赔款在柏塘天主教堂旧址建起新教堂。这座教堂,今存“授经堂”一间,长21.6米,宽9.5米,用灰沙筑墙(现在柏塘镇府内)。1985年县人民政府将这座教堂作为外国文化侵略遗址,列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资人们亲睹昔日百年屈辱遗迹,继承柏塘人民当年反帝斗争的革命精神,激励人民振兴中华。
车氏宗祠(泰美)
车氏宗祠,位于泰美镇车村村,始建于明朝,为明嘉靖御史车邦佑所建。据车氏族谱记载,神祠之上有一匾“奉天勒命”,有车邦佑题匾“家廟”,有明朝状元林大钦题匾“如在堂”等。虽经460多年风雨,祠内18根石柱、石雕、木雕、壁画等仍保持完好,整座古建筑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于1985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宫古观(泰美)
泰美三宫古观,原名漕源庵,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已有400多年历史。1930年被用作学校(博罗第四区区立第一小学校),1969年因故被拆除,在国内外宗教团体及广大信众支持下,经博罗县统战部和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于1993年重建,占地面积4468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含招待和生活用房),被博罗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

东华学院陈超:http://abc.wm23.com/cxtlzy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u/2362895030
胜超越服装店:http://chenchao1029.taobao.com/
梧桐子网站: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boluo.html

超哥(2014-05-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