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磁县城南大冢营村北发掘了一座距今1400多年的古墓。这座墓坐北朝南,平面呈甲字形,由斜坡墓道、砖砌甬道及墓室三部分组成。据出土墓志记载,这是北朝东魏丞相高欢之子高湛之妻谙罗辰可汗之女茹茹公主墓,卒葬于武定八年(公元550年)。
墓志证实了高欢墓穴的确切位置。在墓道两侧各有长达21米的彩色壁画。从墓中还出土各种陶俑1056件及一些陶马、陶驼。在出土的八件金器中有两枚罗马金币。一枚是阿娜斯特斯一世时铸造,另一枚是查士厂一世时所造。
1985年9月,考古工作者再次发掘清理了这座墓的壁画。这是东魏画迹的首次重大发现。
这座墓墓道路面上有彩绘的花草纹廓道地毯图案;墓道两壁画青龙、白虎以及由26人组成的仪卫行列,其中手执綮戟16名仪仗作肃立姿态,12人拥盾端坐,墓道后段的上沿,还有向南驰趋的方相、羽人、凤凰等图像。
甬道南口券门上的门墙上,中央部位画一只神态威武,振翅欲飞的朱雀,两旁画腾跃抓拿的方相氏,甬道两壁各画四名属吏与侍从。
墓室四壁之上栏,画白虎,玄武等方位神,下栏画墓主人生前的内室生活景象。其中画面保存较完好,布局疏密有致的是墓室北壁壁画,通壁共画7位女子,居中者头戴峨冠,形态丰满,似为墓主人;两旁的6位侍女,体形清秀,分别张举着羽葆、团扇、华盖等仪式,或手捧杯盏等物,作侍奉执事的姿态。
纵观全部壁画,除少量画面反映当时流行的驱鬼逐疫与向往升仙等迷信观念外,大部分是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着力表现墓主人的荣贵身份。壁画布局严谨,人物各具神态,显示出东魏壁画艺术的较强功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