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长文化

家乡区县: 陕西省子长县

           谢子长烈士陵园                          

瓦窑堡革命旧址

龙虎山将军纪念园

   陕西省子长县是民族英雄谢子长的故乡,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东征的出发地。1935年11月至1936年6月为中共中央所在地,著名的“瓦窑堡会议”在这里召开,建国后有9名子长籍军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被誉为“红都”和“将军县”。

  子长是全国重点采煤百县之一,中国洋芋之乡和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近年来,子长县确立了“煤油强县、草畜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推动”的发展战略,三年多的发展实践,使全县经济社会步入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新时期。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50.54亿元,同比增长14.1%,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连续两年在延安市年终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县区第一。

  子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块历史文化、黄土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相辉映的神奇土地。境内有历史文物古迹908处,馆藏文物141件,其中历经千余年的钟山石窟被誉为“敦煌第二”。宋代理学先驱、大教育家胡缓就是子长人。境内现存的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故居和中共中央政治局瓦窑堡会议、抗日红军军政大学、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以及羊马河战役、景武塌战斗遗址等革命历史文物保存完好。子长民歌、道情、说书、剪纸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号称“陕北一绝”的子长唢呐荣获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并多次远赴海外演出,享誉大江南北。

  据介绍,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子长以创建文化大县、旅游名县为目标,着力构建历史传统文化、红色旅游文化和黄土风情文化三大文化体系,不断提升文化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充分挖掘子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对钟山石窟和高柏山黄帝陵、阳周古城、安定古城遗址等908处珍贵历史遗存的保护开发工作,目前已有8处历史文化遗产被纳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以子长历史名人和传说故事为范本,先后编辑了《可爱的子长》、《子长传说故事》等书籍;以县城瓦窑堡的传说故事和子长的人文历史为题材,在石窑坪新区兴建了全长1200多米的瓦窑堡文化长廊;以子长历史上著名的宋代理学先驱、大教育家胡缓为楷模,在县城文昌山建设胡缓纪念馆和文昌塔,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体系。

   二是积极开发子长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依托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先后编辑出版了《毛泽东在瓦窑堡》、《谢子长纪念文集》、《民族英雄谢子长》、《红都瓦窑堡》等一大批革命历史书籍;以民族英雄谢子长等10位子长籍将军的将军纪念园为主体,在县城兴建了龙虎山山体休闲公园;以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题材,在县境南大门入口处建起了红军会师主题雕塑,着力构建瓦窑堡革命旧址——谢子长烈士陵园——抗日红军大学旧址——羊马河战役遗址——龙虎山将军纪念园等重点旅游区块,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同时,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延安市区和公路沿线设置了一批巨幅宣传广告。

  三是大力发展子长独特的黄土风情文化。为了进一步繁荣地方文化,县上面向全省公开招聘了44名文艺骨干,组建成立了瓦窑堡艺术团,先后成立了唢呐、道情、民间工艺等8个群众性的文化协会组织,创办了《子长通讯》、《瓦窑堡文艺》文艺刊物,举办了首届唢呐、道情、民间手工艺品大赛和第一届书法美术小品展。同时,投资兴建了县城文化艺术大厦、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并结合新农村建设,新建文化站3个,农家书屋54个,文化器材发放2个乡镇和23个行政村,在33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与此同时,以各艺术协会为主体广泛开展了“文化广场大家唱大家跳”等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好戏连台,高潮迭起。

  近年来,子长县先后在省市组织的各类文化大赛和小戏调演中获得数百个奖项,并成功举办了陕西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子长分会场的演出活动。去年8月份,子长唢呐应邀远赴英国参加了第60届爱丁堡军乐节的演出,成为延安市走向世界的一大特色文化品牌。去年9月份,子长在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以“辉煌60年魅力新子长”为主题的文化周活动,先后举办了红歌合唱、子长道情、子长唢呐、小戏小品、综合晚会5个专场演出和书法、绘画、剪纸作品展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目前,子长正积极筹备于七月中旬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一次陕北民歌大赛活动。

yanni(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