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文化

家乡区县: 陕西省神木县

   神木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晋、陕、蒙三省(区)接壤地带,是国家级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核心区域。全县总面积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县,共辖15镇4乡664个行政村,总人口37.8万。       神木历史悠久。县境内四五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建制始于秦汉,而后或郡或县相沿,从明代称神木至今。因地理位置重要,史称“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父子曾驻守于此,抗击侵扰,雄踞一方,英雄业绩,流传千古。北宋河东宣抚使范仲淹曾到此巡边,写下了著名的《留题麟州》和《麟州秋词》。
  神木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建立了党的组织,1934年创建了红色政权,开辟了陕北神府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块英雄的土地上,成长了王瀛、汪铭、张友清、王兆卿、贾拓夫等一批民族英杰。
  神木地理地貌独特。县境地处陕北黄土丘陵向内蒙古草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以明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全县总面积的51%;中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全县总面积的49%。全县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876小时、气温8.5℃、无霜期169天、降水440.8毫米。黄河流经县境98公里,窟野河、秃尾河由西北向东南注入黄河。县境西北部有46个内陆湖泊,其中神湖(红碱淖)总面积54平方公里,储水8亿立方米,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  神木县地域广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英砂、天然气、石油、铁矿和石灰石等,其中以煤炭储量为最。
  煤炭 主要分布在县境西部和北部,储煤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已探明储量500多亿吨,且煤质优良,埋藏浅,易开采,为世界少有的优质动力环保煤和气化用煤,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富煤区每平方公里地下储煤量高达1000多万吨。神木煤田勘探范围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8层,单层最大厚度12.02米。煤层近似水平,断层稀少,顶底板稳定,瓦斯含量极小,埋藏浅,不少地区的覆盖仅4至5米,部分地区大面积裸露地面,易于露天开采。神木县煤田范围包括大柳塔、孙家岔、店塔、麻家塔、中鸡、尔林兔、锦界、大保当、神木、解家堡、高家堡等11个乡镇。神府东胜煤田成煤于一亿四千万年前的侏罗纪,煤田面积为31172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30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30%以上,相当于70个大同矿区、 160个抚顺矿区,神府东胜煤田称得上是世界最大的煤田之一。
  岩盐 神木岩盐是榆林盐田的边缘,是榆林盐田的一部分。榆林盐田是距今五亿三千万年,深埋地下两千五百米的奥陶纪岩盐田,探明储量8855亿吨,预测储量6万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6%。岩盐的潜在价值就达33.2 万亿元,是青海察尔汗盐湖的2.2倍。
  石英砂 主要分布在麻家塔、神木镇一带,工业探明储量达436万吨,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7%以上,且水文地质条件简单,适宜开采,可制做玻璃、陶瓷及耐火材料等,是本县仅次于煤炭的重要矿产资源。
  天然气 神木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含气区主要分布在尔林兔、大保当及锦界一带,气田北接内蒙古乌审旗的苏里格气田(中国最大的气田),西接榆林含气区,储量可观。
  石油 主要分布在尔林兔、大保当一带,与天然气含气区分布基本一致。
  铁矿 全县有66个矿点,多为窝状埋藏,在孙家岔镇刘石畔村有一处为层状埋藏,厚达l米。主要有磷铁矿、褐铁矿和赤铁矿三种,平均含铁量为30%,最高达60%,为本县生铁冶炼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源条件。
  石灰石 主要分布在栏杆堡、麻家塔等地,储量较大,可制造电石、碱、漂白粉、水泥、石灰、石材等。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神木县城随着神府煤田的大开发,神木逐渐成为西部投资的热土。从“八五”到“十五”的15年里,神木境内各种投资高达300多亿元,经济发展速度年均超过25%,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0亿元,财政收入19.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亿元,跻身于西部百强县行列。200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90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1.4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28元。成为陕西省第一个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的县。在2009年公布的西部竞争力百强县评比中,神木位居西部百强第5位,全国百强第59位。

xiaokang(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