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晚,在哈密市南粤文化中心,水磨沟区“印象水磨”艺术团表演的哈萨克族舞蹈《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新疆网讯(记者李晓青 张斌摄影报道)把舞台搭在百姓家门口,让公益文艺走进百姓生活。6月25日,乌鲁木齐基层文艺团体带着“我美丽的家园”文艺晚会来到哈密,与瓜城市民一同分享充满魅力的乌鲁木齐。
6月21日起,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打起手鼓唱起歌自治区基层文艺调演”在全疆三大片区正式启动。
乌鲁木齐与巴州、吐鲁番、哈密、石河子、昌吉、阿勒泰七个地州市,在以哈密为中心的东疆片区上演42场精彩文艺节目,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家门口看演出 观众感动落泪
25日19时,离演出还有两个小时,85岁的黄继南就从两公里以外的家早早赶到哈密市南粤文化中心,等待乌鲁木齐“我美丽的家园”文艺晚会的开演。
21时许, 24岁的盲人歌手景小波站在舞台上,清澈的歌声从音响里传出,黄继南和着调子拍着手,脸上带着笑。
景小波是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的一位盲人按摩师,幼时因药物致盲,目前靠着按摩技术在乌鲁木齐创业。
今年初,在一次残联举办的文艺活动中,水磨沟区“印象水磨”艺术团发现了景小波和他的原创音乐,邀请他加入基层调演的活动中。
黄继南说,一个盲人小伙子自食其力创业,还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让她非常感动。
哈密市民阿依夏木在小品《天使》上演时,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小品《天使》由水磨沟区“印象水磨”艺术团根据发生在乌鲁木齐的真人真事编排,讲述了家住水磨沟区南山社区的保洁员茹仙古丽,6年来风雨无阻为73岁的孤寡老人李昱峰送饭,她的举动不仅感动了周围居民,也感动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阿里木,阿里木通过媒体了解到茹仙古丽想与自己合影的心愿后,带着鲜花专门来到了温泉西路看望她。
“很多节目题材都来自于基层群众,反映了群众生活中真实而又温暖的一幕。”晚会负责人之一、水磨沟区文化馆馆长李伟说。
此次水磨沟区“印象水磨”艺术团带来了女子集体舞《火红的阿娜尔汗》、小品《天使》以及歌舞《美丽家园》等12个节目,在25日、26日为哈密观众送上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从观众到演员 从生活到舞台
26日10时许,小品《天使》里李昱峰老人的扮演者孙峰,趁着等待彩排的空当看起剧本来,当听说观众看他们的小品时感动的流泪,非常激动。
58岁的孙峰曾是七纺的一名下岗职工,再就业时成了水磨沟区行政执法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
“没想到我经过艺术团专业老师的培训,也能站在舞台上表演,受到这样的肯定,太开心了。”孙峰说。
在哈萨克族舞蹈《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中有精彩表现的熊晴,是南湖南苑社区的文化专干,在去年加入艺术团前,她没有接受过任何舞蹈专业的培训。
水磨沟区“水磨印象”艺术团由“水之魂”、“水之魅”两支艺术团组成,其中,“水之魅”艺术团成立于2006年,是由专业的艺术人才组成。而像孙峰、熊晴一样来自于基层单位的146名文艺骨干则组成了“水之魂”艺术团。
水磨沟区文体局局长张卫说,去年,他们在社区、机关单位及学校选拔、招录了一批具有文艺特长的人员,通过专业培训,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补贴艺术团体 演出贴近群众
待遇低、编制少,基层文化艺术团体人才流失多,仍是目前制约基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发展的瓶颈,基层演艺团体认为,这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甚至影响了文化惠民服务效果。
“以前,水区水之魅艺术团的一名专业演员月工资除去五金,不到1000元,这几年,基层艺术团体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关注,演员们的工资普遍上涨了一倍,有了基础保障,大家工作干劲更足了。”水磨沟区文化馆馆长李伟说。
“基层文化服务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加分!”乌鲁木齐市文化局副局长阿迪力·阿不都热依木说,市委、市政府对基层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他们将加大力度培训出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基层文化骨干,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通过艺术院团下基层形式,为大家带去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
网络营销能力秀网址:http://abc.wm23.com/ljx1836842789
梧桐子的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ser/uartimod.aspx?id=48851
新浪微博的网址:http://weibo.com/u/5066083234/home?wvr=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