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位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其“五绝”的奇景和博大的徽文化蜚声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奇景代表着江淮山河之美。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文化底蕴
黄山不仅是一座美丽的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自古以来,人们游览黄山,建设黄山,歌颂黄山,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概括起来就是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黄山现有楼台、亭阁、桥梁等古代建筑100多处,多数呈徽派风格,翘角飞檐、古朴典雅,其中听涛居位于人字瀑前、紫云岩上侧,曾是张学良将军的幽禁之所。黄山现存历代摩崖石刻近300处,篆、隶、行、楷、草诸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尽有。青鸾峰峭壁上的“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10个大字,镌刻于1939年,为民国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唐式遵将军题写,语意双关,意味深长。字径6米,“平”字一竖竟长达9.4米,世所罕见。字体遒劲有力,潇洒自如,从200多米高的悬崖上顺势而下,气势磅礴。历代文人雅士在观赏美景的同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就有2万多篇(首)。唐代诗人李白游览黄山时留下的“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诗句,至今仍在传诵。美丽神奇的黄山孕育了“黄山画派”,创立了以黄山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山水画派,在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当代艺术大师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采用独特的泼墨新技法,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艺术佳作。
茶道文化习俗
黄山人一年中,饮茶不断,但比较集中成习De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毕,一杯香茶,细品满饮,清新的空气与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饮”之说。所以朝茶讲究细品。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与朝茶不同,他讲究的是浓。
宗教文化
黄山的发展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关于轩辕黄帝来山炼丹的故事流传千年,至今还留下与上述道教神仙故事有关的峰名,如轩辕峰、容成峰、浮丘峰等。黄山山名,本身就与黄帝炼丹之说有关。另外,佛教在南朝刘宋时传入黄山,历代先后修建寺庵近百座。在所有的寺庙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掷钵禅院,号称黄山“四大丛林”。黄山历代僧众也出了许多能诗善画之人,如黄山画派的创始者渐江、雪庄等。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后被当地人引伸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摘自百度百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