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北方第一洞的“崆山白云洞”,是国家4A级著名风景区, “崆山”的由来,据传是因为当有山风袭来时,整个山体会发出阵阵的轰鸣声,所以当地百姓称此山为“空山”,此洞被专家誉为“地下熔岩博物馆”。如今,以崆山白云洞为龙头,集洞、山、水、原始次生林及人文景观为一体,方圆250平方公里的旅游带初具规模。崆山白云洞、天台山、岐山湖、蝎子沟原始次生林等于2005年已被国土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天台山景区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探险观奇,一步一景;岐山湖景区以休闲度假、水上游乐、餐饮住宿、会议服务等项目为主;“避暑胜地”小天池原始次生林;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普利寺塔”和“唐代邢窑遗址”、“风波亭”等人文景观,以及地质博物馆、邢瓷作坊、岐山湖环湖公路开发、旅游专线公路建设等建成后,方圆不出5公里的大旅游的文化格局基本上形成,将打造出一段令人心旷神怡的“奇妙之旅。
位于临城县城西6公里,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现已初步开放五个连环套接的洞厅,洞穴专家依据其景观特点分别命名为“人间”、“天堂”、“地府”、“龙宫”、“迷宫”。洞穴观赏面积4000平方米,主要景点200多处,游线总长2000多米。该溶洞洞体深幽,景观密集,类型齐全,其中“网状卷曲石”、“仙山琼阁”、“玉簪对宝瓶”、“横天一枝”、“百叶石幔”、“玉龙钻天”和“孔雀开屏”等“崆山七绝”为全国乃至世界溶洞中所罕见,被专家赞誉为“北方一大奇观”、“地下岩溶造型博物馆”和“世界喀斯特风景洞穴世博园”。更为神奇的是,在溶洞山脊发现一处裸露在山顶,面积达500余平方米的古溶洞石笋基群。专家称,在山顶上发现古石笋基群在我国乃至世界上还是第一次,堪称“世界奇观”。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十大奇洞。
护城石堤
位于县城西侧,为防水患而建。始建于明隆庆三年、万历七年与二十五年历年修筑。古堤长800米,高3米,宽2.4米,为巨形青石筑砌。堤南端有一碑碣,长宽均为1.8米,青石镌刻,碑阳为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程鹏抟为修筑河堤的呈文,共1585字,碑文均为阴刻楷书,书法刚劲有力,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碑文记载了河水泛滥、城池受危经过,对考证古河道的历史演变具有宝贵的科学研究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