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来临,很多人都会想到出去旅游,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好,因此我向各位推荐一下惠东县的旅游好出去。
1.平海海龟自然保护区
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惠东县境内,面积1400公顷,为亚洲大陆唯一的海龟自然保护区。是海龟的传统产卵场,也是南海北部大陆沿岸唯一的产卵场。
保护区为海拔25米等高线以下丘地与低潮水位线的滩涂,包括沿海海岸的丘岗、沙滩及滩涂水域。这里为亚热带典型的外海性海域,年平均降水量为1402~2085毫米,常年海水盐度为30%以,夏秋两季水温为22℃~28℃,沙质海底,水质透明,风浪不大。沙滩带沙粒径为0.05~0.2毫米,大小适中,沙质松散均匀。近岸水深10~15米,海底平坦。岸滩三面环山,环境幽静。平海海龟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绝对是你假期出行的一个好去处。
2.惠东县九龙峰
九龙峰位于惠东县城平山镇东14公里处。相传有九条龙飞到惠东境内的山脊盘踞。以后,人们称这九条龙型形状的山脊为“九龙峰”。九龙峰主峰海拔563米,挺拔如笔尖,又称“尖笔峰”。山中古木参天,树荫蔽日,幽谷溪流,泉清水碧,具秀、清、逸、媚、幽之长。为莲花山脉山水风貌的精华,加之庙亭其间,更显迷人景色,古往今来,不知多少游客到此驻足观光,烧香问卦,寻幽探胜,流连忘返,主要名胜古迹有:祖庙、文昌宫、志荫亭、下棋亭、龙通寺等。
3.双月湾
双月湾因形状鸟瞰像两轮新月,故名双月湾。位于惠州市惠东县港口滨海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原港口镇)。双月湾共分两湾,由大亚湾和红海湾相邻的两个半月形组成,由于风向原因,形成了左湾水平如镜,右湾波涛汹涌的景色。两条沙垅直奔大星山,如蛟龙出海,似双龙戏珠,有静有动,十分壮丽。大亚湾畔的半月湾,微风细浪,阿娜多姿。红海湾畔的半月湾,波涛汹涌,气势磅薄。这里三面环海,风景如画。
沙滩连绵57公里,雄奇壮观,几乎见不到人为开发的痕迹。沙滩宽约200米。海水清澈见底,海底平坦舒缓,离岸200米,人们还可在海中站立,堪称一绝。洁白的弧形沙滩,沙质幼细,晶莹洁净。摩托车、小汽车在沙滩上行驶尤如海上行车,乐趣无穷。双月湾是距离广州四个小时离深圳只须两小时车程内最美丽的海滩,这里基本没有开发,在沙滩上可以捡到许多漂亮的贝壳,宽阔的沙滩不亚于海南的风光,是个露营休闲的好场所。洁白的沙滩,黛绿的林带,碧蓝的大海,多姿的礁石,迷人的小岛,穿梭的渔舟,构成了动静交融的南海渔港风光。站在大星山远眺:清晨,东方红日喷薄而出,双月湾上波光粼粼,渔家儿女忙着赶海;黄昏,落日余辉为双月湾洒下满海金黄,渔家儿女满载而归,留下串串笑声;晚上,双月湾上渔火点点,波涛声声伴随着渔家晚唱,小时光好一派诗情画意……每年都有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4.巽寮湾
巽寮湾位于惠东县城平山镇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南海大亚湾的东部,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巽寮湾的山、海滩、海岛巨石遍布,海湾一带有摩崖石刻30多处,总长20多公里的海岸线内,有八个海湾,海面隐隐约约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洲。巽寮湾后三角岛是由三座相连的小山组成小岛,岛上泉水清澈,沙质柔软,峰奇石怪。
巽寮处北回归线以南依山依山傍海,山海相嵌,海天交融。总长16公里的海岸线内、有八个海湾,海面隐隐约约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洲。那洁白的沙滩,真的跟面粉一样细。宽在30-60米之间变化,海水清澈透明,是盛夏海滨旅游得天独厚的胜地.巽寮湾的山、海滩、海岛巨石遍布,海湾一带有摩崖石刻30多处形似凤凰,早在咸丰二年就有大书法家写了“日暖风池”四个大字刻在凤池小岛悬崖上,其余均是北京、广州的学者和著名书法家,如:原全国人大常副委员长许德珩、原海军总司令肖劲光、原全国政协常委启功、黄苗子名人商承祥、邵恒秋、祖绍光、秦鄂生等二十八位同志所书。在巽寮湾后山三角洲是由三座相连的小山组成小岛,岛上有清澈的泉水,有柔软清净的沙滩,还有许多不用经过揣测就可定名的石景,如“绵羊戏海”、“龟璞飞鸟”、“骏马探海”等多处石景官有“动物石景公园”之称,嘉宏海公园度假村别墅区后面的哨所海、湖、江、泉、瀑、岛和名山古刹等各种旅游资源于一体,游客沿着石阶山路上到山顶,可以俯视整个巽寮海湾远眺:海天相接,远山淡云,浑然一体;俯瞰:“潮水汹涌,水浸湾环”,令游人叫绝。
5.平海古城
平海古城,离惠东县城平山东南53公里,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公元l385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历来是海防军事重镇定和惠州南部地区海运进出口的咽喉。1991年2月平海被广东人省民政府确定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平海古石桥风:惠东县平海镇六乡村石桥头村口有一座建于清朝的4桥墩5孔石桥,该桥历经230多年风雨的侵蚀,除河中一个桥墩部分坍塌外,其余桥墩及桥身均完好无损。石桥桥面宽1、4米,全长约30米。这是惠东境内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石桥。石桥头村因为石桥而得名。离石桥数十米有一座小土丘,土丘下有一块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正月十日立的石碑,碑文依稀可辨:“昔明朝上古先人,建造桥梁五度,今经年深久远,惨遭洪水伤颓,沙压桥梁,路坎成坑”,为方便村民进出,村中贤达出面筹集资金,“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住之桥”。后面是建桥捐资者的姓名及捐资额的记载。
据此碑文推断,石桥始建于明朝,后被洪水冲毁,乾隆三十六年重修。村民介绍说,现存的石桥依然是当年的风貌,虽然每年都要经历几次洪水,且有时几乎淹没桥面,但石桥一直不倒。
十字古街:贯通于平海古城东西南北城门楼的街道,即“十字古街”。与古城连接在一起,显得和谐得体。街道至今仍保持一排排、一座座古代民居的风貌。这些民居多是均衡对称式平面方形砖屋,为府第式、围龙式、四合院演化而来的综合结构。
七星井:古城内有七口古井,称为“七星井”。相传井是按照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名称标定的。七星井深约8米,均用规格石块砌成,十分坚固。井径全是圆形,井台有方有圆。七星井水质随气候变化,雨季水淡,冬旱水咸。
甘泉济师:据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等待乘风东渡台湾。当时正遇到干旱,军中缺水。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废井,施琅命令挖掘,并暗向妈祖祈祷,井挖好后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难,泉水从此不竭。施琅以为这是神赐甘泉济师,亲书"师泉"二字,此井至今仍存,现位于平海村天后宫。
希望各位在惠东县度过一个欢快的节假日!
欢迎点击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lanwuwei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