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治理噪音污染+打造茶乡宁静之美

家乡区县: 贵州省湄潭县

2011年3月下旬,有着黔北小江南美称的湄潭县开展了史无前例的“文明中国茶城”创建活动。“文明中国茶城”创建是我县实施“城镇带动”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建设文明湄潭、构建和谐社会。三年多来,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县城区环境已呈现出街面干净整洁、行道美化亮化、市民出行安全有序的崭新局面。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工业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市噪音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城市噪音对市民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成为引人注目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今年初,我县又按照省、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精神,正积极努力地推进创建活动的开展。因此,笔者认为,在巩固“文明中国茶城”创建成果的前景下,把城市噪音治理作为一项创建工程来抓不失为“创模就是让市民休息更宁静”的一大手笔。笔者通过三年多来,我县“文明中国茶城” 创建内容的不断了解、目睹了我县通过创建后县城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以及在外期间的所见所闻、查阅借鉴了相关资料,就如何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治理城市噪音污染,综合地从城市噪音的成因分析、城市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治理城市噪音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谨以个人之见予以阐述,旨在抛砖引玉,牵出众人智慧,亦通过治理,让我们的茶乡人居环境更宜人。

一、城市噪音的成因分析

在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环境中,常见的城市噪音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交通噪音:交通噪音主要指的是各类机动车辆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噪音,這些噪音的噪音源是流动的,干扰范围大。汽车是城市交通中较大的噪音源, 机动车的发动机运转、部件摩擦、车身震动、刹车、排气、鸣喇叭等, 都会产生噪音。一般公共汽车的噪音约为80分贝,车速提高一倍噪音增长6~10分贝,最严重的是鸣喇叭, 电车喇叭大约90~95分贝,汽车喇叭大约有105~110分贝。目前,我县已先后在新大街、求高等部分路段设置了禁止鸣号的警示标志,学生考试期间实施了机动车鸣号严管措施。
  二是工业噪音:主要指工业生产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噪音,主要來自机器和高速设备, 如:电气设备的噪音來自变压器和电动机;加热通风设备的噪音來自喷出口、旋涡、风扇及其他运动部件,一般电子工业和轻工业的噪音在90分贝以下, 纺织厂噪音在90~110分贝之间;机械工业噪音在80~100分贝;非煤矿山的凿岩机、石材加工的大型球磨机达120分贝;风铲、风铆、大型鼓风机在120分贝以上。

三是建筑施工噪音:主要指建筑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在施工中要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要频繁地运输材料和构件, 从而产生大量噪音。建筑施工噪音,对发展中城市的影响极大.虽然每项施工都具有暂时性,但城建施工的总和加起來很大, 而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工期在两年以上,建筑施工机械噪音最严重的是打桩机,距声源10米时, 平均105分贝;距声源30米时,平均91分贝。
  四是生活噪音:主要指人們在商业交易、体育比赛、游行集会、娱乐场所等各种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喧闹声, 以及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等各种家电的嘈杂声, 這类噪音一般在80分贝以下,如洗衣机、缝纫机噪音为50~80分贝, 电风扇的噪音为30~65分贝, 空调机、电视机为70分贝。目前,县城区主要生活噪音主要源于店铺叫买的高音喇叭声扰民,其现象比较严重,已达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了。大多数经营业主将高音喇叭放置在店铺外面,几乎都是从早上八点开始——晚上九点办才结束。

生活噪音是除了工业噪音、交通噪音、建筑噪音之外的噪音,比方说娱乐场所噪音、早市喧闹声、邻居传来的吵闹声、电视音响声等等统称为生活噪音。

造成城市噪音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店铺业主对噪音污染防治意识淡薄,环保意识不强、对社会生活噪音污染的防治知识认识不足,文明经营的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影响,置公众环境权益不顾。其次是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功能细分不完善,导致城区居住、商业混杂的矛盾较为突出。还有环保执法监管力量薄弱。《噪音污染防治法》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缺乏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手段,没有具体规定处罚数额,从而给环境执法带来难度;环保部门现在人少事多,工作面广,面对复杂、量大的城市噪音污染显得力不从心;仅靠环保部门对城市噪音污染进行监管难以起到明显效果。

二、城市噪音对人体的危害

城市噪音污染的危害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筑的发展,以及人口密度的增加,家庭设施的增多,环境噪音日益严重,它已成为污染人类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噪音具有局部性、暂时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噪音给人带来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干扰市民休息、睡眠,影响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和学生学习。休息和睡眠是人们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维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噪音使人不得安宁,难以休息和入睡。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发现,噪音超过85分贝,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人们会感觉到吵闹,因而无法专心地工作,结果会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二是损伤听觉、视觉器官①强的噪音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力损伤。噪音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道噪音影响听力,其实噪音还影响视力。试验表明: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同时,噪音还会使色觉、视野发生异常。

三是对人体的生理影响,噪音是一种恶性刺激物,长期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可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失调,条件反射异常,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者可产生精神错乱。比较强的噪音,如房屋装修过程中的铆钉机,电锯的声音,使人刺耳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噪音性耳聋,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发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消化不良等症状。更强的噪音,如水泥球磨机旁的噪音,几分钟的时间就会使人头昏,恶心、呕吐,像晕船似的。

三、治理城市噪音的对策

如何有效对城市噪音进行综合防治,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是加强宣传,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市民及商品经营者的噪音污染防治意识。县环境保护局或城市管理局在人力、财力允许的情况下,从专业的角度,编辑印制相关资料,公布举报电话,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媒体以及社区宣传栏等宣传噪音污染危害和防治知识。让商家充分了解噪音污染不仅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而且损害人的身心健康,提高预防噪音污染意识,使其能积极参与噪音污染防治工作。

二是按照创模工作的责任分解,签订责任状。环保、城管部门可与商家店铺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增强商家经营业主的创模责任。对无视相关规定、屡次违反的商家,要进行相应的教育直至一定数额的处罚。真正让生产经营者自觉减少噪音的产生,达到盈利与环保双赢。

三是实行举报制度,相关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电话后,应及时到现场进行处置,以防市民与商家因噪音引起的矛盾升级。对实名或匿名举报的市民应予以保密。

四是严把项目审批关,源头防止噪音扰民。相关部门应按照环评法律法规,严把项目审批关,禁止商住楼的商业铺面从事产生油烟、噪音等有关环境污染的行业;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噪音设施不完善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同时,确因工期需要夜间施工的单位,应申请相关部门批准,并公告施工期限,以求相邻市民理解、支持。

五是要科学合理规划和布局,避免噪音污染。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城市市场及新建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对有可能产生工程噪音和社会噪音污染的酒店、 KTV、 舞厅以及各类加工作场所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和从严审批。

六、采取走出去学习的办法,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抓管理创新出新招,扎实有效第开展我县的噪音污染治理工作。笔者曾在重庆市江北区商业繁华中心的观音桥一带观察发现,那里白天夜晚几乎没有店铺叫买的高音喇叭声,其管理经验值得学习。

只要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市民齐心协力,坚持不懈的努力,茶乡湄潭的噪音污染这一大公害才能得到有效遏制。由此,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才会更加优美、舒适、宁静,我们才能更加安心地生活、工作、学习,我们的身体才会更加健康。

 

木子(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