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莲峰山

家乡区县: 甘肃省渭源县

 

景点介绍

莲峰山地质为砂岩土石山体,系西秦岭地槽地带,山峦起伏,山体陡峻,植被良好,风景优美。莲峰山,因九峰环峙、状似莲花而得名,又因马鹿成群出没山林而俗称“马鹿山”。莲峰山素以奇秀著称,是古丝绸南路上的一颗瑰丽明珠。

陇上碧莲莲峰山----莲峰山森林公园景区内有大山、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后五台、皇洞、释迦庵、老君山等形态各异的九座陡峭山峰,峭壁林立、古松参天、千姿百态。山腰崖壁石窟层叠,清泉涌波。松涛似钟磬,雾霭裹香烟。置身其间,如临仙境,是一处理想的旅游胜地。相传东汉扬虚侯马武征西羌时,被此山此景所迷,曾屯兵于此,流连忘返,有棵四、五人合围的千年古松就是他当年憩息挂鞭之处。景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有100多种乔木、400多种野生药材、10多种珍稀动物,森林面积达1.1万亩。自古以来,莲峰山就以如画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每年农历四月八,邻近数县群众云集于此,游山对歌,热闹非凡。近年来,渭源县加强对景区的开发和保护,修通了景区内的步道,使游人在雨中也能欣赏到莲峰山如诗如画的美景。

一路走来,却找不到一个期待中的像样景点。朋友忧怨“怎就看不到莲峰山全景?”我戏谑“不识庐山真名目,只缘生在此山中。”虔诚的攀登终究连接起了殷实与期盼。“不二法门”赫然眼前,门两侧有“请你先把脚跟立定,方可入不二法门”的对联,我想它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从佛教角度来说,“不二”是佛教中诚心修佛的人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后就会不贪不欲,不生不灭。还有一种更简单的理解就是上大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  “马武挂鞭”树应算是比较有名的景点,依着路线图找了半天还没结果,我们灰了心。人在寂寞和惶恐中什么念头都会产生,连最后一点意志力也给予了侥幸。“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几经寻找才发现他就在我们身后。此古松几人合围不住,距今已有1900多年。传说东汉杨虚侯马武征西羌时,被此景所迷,便屯兵于此,每日上山操练时挂鞭树上。因此得名。扶树遐思,马侯当年征讨胡匪,名震寰宇,而今英雄长眠地下,空留寂寞古松,堪为谁伴?

  寂静的山林,寂寞的山道,很难见到人,宁静让心阵阵紧缩。终于在显光殿前见到一道人,朋友与之攀谈,也不知所云。再上台阶,便见一老尼庭前悠然晒太阳,本想和她聊上几句,还没来得及开口,只听她随口说了些什么,我不甚听懂,像是高僧的禅语,也只好作罢。但她灿烂的笑容深深感染了我,随即整个人心口敞亮了很多。

  山腰平坦处,阳光融融,鸟儿欢叫,山为床,云做被,舒舒展展地仰卧在上面,顿时山、云、树、草,都一起屏息,只让你静静的休憩,软软地躺着。远看四周,山峦叠嶂,云翻峰涌,好一派大千气象。耳畔飘来朋友幽幽的问候与清淡的闲聊,好似天籁,恍若人在天上云间。

  原路返回,朋友游兴未尽,而我心中不胜凄惶,空旷的莲峰山,空留寂寞陪伴历史。

  一直以来,总以为自己已经习惯寂寞,可为何独独消受不起莲峰山的长途清寂呢?本以为进山就可以找到香烟缭绕、僧侣云集的寺庙楼台,伯夷叔齐之不古遗风,马武将军之气吞山河。历史告诉我们,自西汉以来,莲峰山就是丝绸古道的重要通道,也是唐番古道的重要驿站。解放初期,古建筑群落有34处,200余间,僧侣700多人。可而今这些都到哪里去了呢?为何游人这般稀少呢?

  也许是时节不对,也许是交通不便。姑且这么想吧。我想这里也曾一度经历过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惨烈厮杀;也曾经历过朝山队伍浩浩荡荡地虔诚登攀。可如今为何变得如此萧条落寞?难道是人类的木讷与萎顿无法与莲峰山的情感强度相对称?让它深感失望?

  古老的莲峰山已归沉寂,寂寞让我深深叹息。莲峰山有宗教,有美景,有文化,怎能让它继续沉睡?正如仁兄所言,莲峰山可以挖掘,人们应还它以本来面目:深沉的历史,精深的文化,让它苍凉激越。同时,更需要给他现代气息,让它青春永驻,让游人对它产生故园感和归属感,这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向自然的真正挺进,让莲峰山真正得以继续存活。

 

东城男孩(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