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榆中县青城——黄河第一古镇

家乡区县: 甘肃省榆中县

青城镇地处甘肃省榆中县最北端,黄河南岸,距兰州90公里、白银30公里,总面积13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71个村民小组,共有2.1万人,耕地1.44万亩。青城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狭长地带,属典型的黄河谷地,平均海拔1450米,年平均气温10.2℃。青城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瓜果蔬菜和水稻,被誉为“陇上江南,鱼米之乡”。

  青城作为黄河上游的千年古镇,和兰州一衣带水,是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也是黄土高原上稀有的鱼米之乡、水烟之乡。早在汉代时,这里为防守要冲,实行屯兵,唐代在此地修筑龙沟堡。宋仁宗宝元年间(公元1038—1039年),西夏王李元昊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狄青奉旨平叛,凯旋巡边,行至此,凭借天然的防御工事—黄河,在唐朝龙沟堡的基础上增筑新城。因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简称“条城”。后为纪念狄青将军,改称“狄青城”,久之为“青城”。

  青城镇历史遗迹丰富,文物古迹众多,有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的高家祠堂,始建于宋仁宗宝元年间(公元1038年到1039年)的城隍庙,始建于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的青城书院,始建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的罗家大院,始建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的二龙山戏楼,保存有甘肃省内最集中、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等特色景点。青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活动独特,有西厢小调、城隍出府、柴山、英雄武鼓、剪纸、刺绣等,已有2项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小河漂流、百年梨园、千亩稻田、东滩荷塘等特色旅游景点。特色饮食有青城长面、糁饭、驴肉、酸白菜、酸烂肉,土特产有水烟、青城干面、农家陈醋、西瓜、葡萄、苹果、梨等。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沉淀,青城已形成了独特的水烟文化、科举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家族文化及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2007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住建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013年东滩湿地获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湿地公园,青城古民居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飞(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