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
位于回山南麓,是传说中西王母举办蟠桃会、宴群仙的地方。西王母也曾在此设宴款待过周穆王这位人间君主。这里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水从石隙浸出,流向汭河,形成瑶池沟流域自然风景区,拾级而上,曲径入幽,奇花异草,美不胜数。特别是“夜月亭”更具特色,古时就已成为泾州八景之一,从古至今,这里一直是文人墨客、游人志士吟诗挥毫、观景赏月之地。过去,这里殿宇林立,亭台楼阁座落有致,随着岁月的流失,现仅存子孙宫一座。2004年初,当地政府基于弘扬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拨款400多万元,以充分体现瑶池西王母文化和水文化为主题,建成明清园林式风格人间仙境的朝圣地为目的,进行了大力开发,目前已初步实施了景区绿化,路网等工程,计划建成圣水池、过水殿、十二重玉楼等主体工程。
王母宫石窟
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回山下,属北魏时期开凿的佛教石窟。窟内为方形中心塔柱,四面和窟内三壁分三层雕有大小造像1000余尊,具有北魏太和年间风格,距今约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造像慈容善面、内涵丰富,表现了佛、菩萨大彻大悟的最高境界,给人以“眼前佛面即如来的感觉。”窟外建筑为四层凌云飞阁,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十分庄严。碑坊在王母宫石窟旁,收藏古泾州26块石碑。其中有一块刻有泾州八景诗之碑,工笔刚劲秀丽,堪称一绝。最为珍贵者,当属碑室内收藏的三通碑石,其一为宋天圣三年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记载有关西王母的事迹,为宋代翰林大学士陶谷奉旨撰文,上官伈书丹;其二为南石窟寺之碑,记载北魏永平三年奚康生开凿南石窟的经过,雕有二龙戏珠的碑首现存北京大学;其三为镇海寺蒙文碑,用巴思八问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下谕保护泾州华严海寺和水泉禅寺的圣旨,以及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律令。这三通碑石分别为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完颜村
完颜氏家谱
全国关内最大完颜宗弼(兀术)后裔取聚居区欢迎您!
完颜村位于泾川县王村镇,是全国关内最大的完颜宗弼(兀术)后裔聚居区,共有完颜氏1万多人。村内有金代最后一位皇帝完颜承麟墓和金兀术芮王完颜亨墓,金代十位皇帝及金兀术祠堂和始制于金代的“影”,有完颜氏供奉的汉族女神皇甫圣母祠和墓,有保存完整的金代女真人萨满教礼仪和祭祖仪式。还有明代朱元璋之子韩王夫妇墓。二OO四年五月,完颜村被批准为平凉市特色旅游景区,泾川县重点旅游景区。
村门
完颜村门,依据完颜部落满族村庄民族特色设计修建,它是泾川完颜村典型的文化符号和金兀术后裔完颜村的标志,是各界人士赴完颜村的第一直观形象。
老井
老井村口老井是完颜村多代族人吃水的老水井,水质纯净甘甜,几百年来,养育了该村多代完颜部落后裔。至今,还有一部分人仍在吃用这井中之水。特别是在这口老井井壁1米深处的箍井板中,隐藏着两块古代石碑。那是在“文革”中,族人为保护两块记载完颜氏落守灵800年的历史文物,就巧妙地深藏于这口古井中。
完颜祠堂(宗庙)
完颜祠堂建筑规制为传统庙堂式,体现了金代建筑风格、满族民族特色及皇家文化内涵,祠堂内正面悬挂完颜家族世代祖先遗像,本地人称“影”。史料记载:其以布制于金代,明代复制。影长9尺,宽7尺,色彩鲜艳,笔画精工。影像自上而下排列,以完颜阿骨打金太祖为中心,有二代金太宗完颜晟,三代金熙宗完颜亶,四代海陵王完颜亮,五代金世宗完颜雍,六代金章宗完颜璟,七代卫绍王完颜永济,八代金宣宗完颜珣,九代金哀宗完颜守绪,还有完颜承晖,及末主完颜承麟和历代开国重臣。特别显现了太祖四太子完颜宗弼(兀术)之遗像。
完颜族定俗每年古三月十五日,为祭祖拜影之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