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合作属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管辖(全藏著名的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所在地),1956年州府自夏河县迁入合作,从此,合作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自治州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州府合作在甘、青、川安多藏区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重要,州委、州政府以战略和发展的眼光,及时向中央和省上提出撤镇设市的请求。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正式通知设立合作市,经过筹备,合作市于1998年1月1日正式挂牌运作。
市区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畜牧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牦牛、藏羊、厥麻猪、合作市风光(20张)酥油是当地优势产品,驰名省内外。以畜牧和矿业为龙头的民族工业已初具规模;交通、通讯方便,适逢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合作市将是省内外客商投资、开发、合作的理想宝地。境内以牦牛和藏系绵羊为优势和各类家畜饲养量达30万头只,年末存栏近25万头只,闻名遐迩的蕨麻猪主产于本地。主要乔木有冷杉、云杉、油松、华山松和杨、桦、柏、柳等;灌木繁多,主要有沙棘、杜鹃类、黄柏、酸梅和楸类等。种植品种主要是青稞、春小麦和小油菜。在广阔的林间草地栖息着鹿、麝、狐、猞、青羊、黄羊、苏门羚、马鸡、雪鸡、红腹角雉;并生长着多种药用植物和食用菌类以及野生淀粉、油料植物与芳香、纤维植物。在沼泽、水域中有石花鱼、绵鱼、小鲵等。合作市是以牧业为主的新建高原城市,全市现有可利用草场17.4万公顷,主要以亚高山草甸草场和灌丛草甸为优势类型。天然草场每公顷鲜草产量为3120公斤,草地盖度68%,境内以牦牛和藏系绵羊为优势的各类家畜年饲养量达30多万头只,年末存栏25万头只,每年可产各类鲜肉1900吨、 鲜奶5600吨,各类毛皮4.8万张,酥油产量为140吨。 现有林地2.33万公顷,主要为冷杉、云杉、油松等。森林覆盖率(森林 灌木)为7.62%,活林木总蓄积达56.25万亩。市内地质结构以多合尔--尼克疆成矿构造带贯穿整个辖区,经过地勘部门1958年、1970年先后数次普查勘探,圈定出了金、铜、锑、砷等矿化点多处,同时对一些具有开发价值的矿床进行了概略研究评价。截止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铜、锑、铁、粘土等十余处,具有进一步勘查价值的矿化区域六个区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