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为天水市区之一,因麦积山石窟而得名,同属古秦州地。今天水市在1949年9月设有天水市和天水县。1985年7月天水市升为地级市,设北道,秦城两个县级区。2005年1月1日,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总人口60万,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
麦积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总面积3452平方千米。总人口58万人(2004年)。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741020。代码:620503。区号:0938。拼音:MaijiQu。
北道区辖3个街道、11个镇、6个乡:道北街道、道南街道、桥南街道、社棠镇、马跑泉镇、甘泉镇、渭南镇、东岔镇、花牛镇、中滩镇、新阳镇、元龙镇、伯阳镇、麦积镇、石佛乡、五龙乡、琥珀乡、党川乡、利桥乡、三岔乡。
麦积区地处陕、甘、川之要冲,是甘肃省和天水市的“东大门”。现辖11个镇、6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0万。1985年,随天水撤地建市,原天水县改为北道区,2005年1月1日更名为麦积区。全境总面积3480平方公里,东西长123公里,南北最宽处50公里,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东南部绵亘百余里的秦岭山峦叠翠,西北部黄土高原川梁沟峁纵横交错,境内森林覆盖率60%,四季分明,景色秀美,是名副其实的陇上“小江南”麦积区是陇东南的交通枢纽和商埠“旱码头”。陇海铁路横贯东西,316、310国道等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宝(鸡)天(水)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全区工业基础雄厚,廿铺工业示范区、天水高新技术工业园、甘泉科技园区、三阳工业示范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发展势头强劲,以机械制造、制药电器、轻工食品、建材化工四大行业为主导、10多个门类的地方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天水香烟、风动工具、星火机床、长城果汁、汉唐陶艺等一批名优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麦积区是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的故乡。全区农林土特产品质优品繁,“花牛”苹果喜获“中华名果”称号,并被评为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麦积”葡萄被评为第一届全国保鲜葡萄金奖和优质产品奖。元龙花椒、伯阳鲜桃、新跃红杏等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在第三届中国果蔬产业发展论坛上被评为甘肃省目前唯一的“中国果品产业龙头县区”。
麦积区是“东方艺术雕塑馆”麦积山石窟所在地。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人文始祖伏羲创画八卦的卦台山、天水“第一洞天福地”仙人崖、享有“小黄山”美誉的石门、九曲清幽的曲溪胜景、荟萃珍奇物种的小陇山植物园,还有许多天酿佳泉和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既是中外游客观光旅游的理想境地,也是西北最佳森林旅游避暑胜地。
近年来,麦积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全省县区综合实力排序每年前移一位、在全市县区发展速度力争第一”“两个一”目标,全力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商贸兴埠、旅游拉动、城市带动”五大战略,经济持续提速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对外形象明显改善,迎来了建区以来经济发展步伐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干部群众精神状态最好的时期。2007年,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2.08亿元,增长13.7%;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02亿元,增长14.9%;财政支出达到7.11亿元,增长55.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2亿元,增长8.9%。
麦积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已初步发展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开放县区,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体育先进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区、全省文明区、全省卫生城市、全省文化先进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麦积区将紧紧围绕“打造经济强区、构建和谐麦积”的宏伟目标,继续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全面提速不动摇,坚持实施“五大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努力把麦积发展成为经济总量跃居全省前列、现代城市体系初具规模、和谐社会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殷实的陇上经济强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