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一直是很多山西人、中国人的魂和根。在这里不仅有着我们祖祖辈辈的身影,更有祖祖辈辈留下的灿烂的遗产。洪洞县是临汾市有省级文物最多的地方。明代监狱、永凝堡遗址、坊堆遗址、上村遗址、侯村遗址、明代移民遗址、碧霞圣母宫、泰云寺、师村遗址、马牧华严寺、上张遗址、女娲陵、关帝庙、商山庙、净石宫都是洪洞数一数二的有名的省级文物。
“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言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人言洛阳花似锦,偏奴行来不是春。低头离了洪洞县境。”这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苏三起解片段。明代小说家冯梦龙热忱地写了《玉堂春落难逢夫》,收入《警世通言》,流传后世。京剧和许多地方戏曲又编为《苏三起解》、《玉堂春》等,广为演出。
关押苏三的监狱就在洪洞县城西南,它本叫做明代监狱,因相传戏剧中的苏三在此受审、监禁,故又称“苏三监狱”。监狱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明代监狱,也是现存最早的监狱。监狱为洪洞县衙的一部分,由知县杨茂主持于明洪武二年(1370年)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6年)因地震坍塌依明制重建。监狱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84年依原样修复。
现存的苏三监狱原建于明代,共有两道门,墙高狱深,分普通牢房和死囚牢房,两组建筑相连为一体。普通牢房12间,禁房2间,狱神龛一座。死囚牢处于后院,门头额有虎头牌,内有瓦房与窟洞房,苏三就曾被关押在窟房内。这里终年不见阳光,空气污浊不堪,关在这里的犯人往往等不到审结就病死了。死院内有井一眼,人称其为“苏三井”,水井旁有洗衣石槽。院内围墙高厚坚实。门窗狭小网铁丝,阴森可怖。苏三监狱院外新建了陈列室,苏三有关冤案的丰富实物资料陈列于此。
现在的苏三监狱也成为了洪洞的一张名片,很多来寻根的人都会来这里看看当年苏三被关押的地方,来场动魄的震撼之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