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古称圃田,西汉初始置县。汉高帝十二年 称中牟候国,武帝元上鼎五年 复为县;隋开皇元年 改称内牟,十八年改内牟为圃田;唐武德三年置牟州,武德四年废牟州仍为县。其后行政区隶属虽多有变化,县名至今未变,治所多在今县城一带。建国后,中牟曾属陈留专区、郑州专区、开封专区, 1983 年 7 月划归郑州市市辖县。全县总人口68万人,辖13镇4乡,422个行政村,其中有回、满、彝、傣、佤等 26 个少数民族。
中牟县位于黄河之滨,为华夏文明最最发源地之一,历史文化悠久而灿烂,留下众多文化古迹。据 1984 年文物普查,全县古文化遗址百余处,为中牟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做了很好的注释。
中牟位于郑汴之间,战略地位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汉献帝建安五年( 200 年)曹操袁绍大战于官渡;唐中和四年( 884 年)黄巢起义军与唐将李克用激战于王满渡(县境北部);宋绍兴十年( 1140 年)岳飞于中牟大败金兵;明崇祯年间,李自成三围开封,皆军次中牟;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辗转县境。同治年间,山东、安徽起义军屡次过境;民国初期,直奉对峙,蒋冯阎中原大战皆屡争中牟。
饱经忧患和兵燹劫难的中牟人民,历来就有光荣的斗争传统。民国 2 年( 1913 年),张锡珍等人为阻袁(世凯)军南下,欲拆毁黄河桥,事发被害。民国 15 年( 1926 年)学校师生发起抑制日货运动,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民国 27 年( 1938 年)日军入侵县境,烧杀抢掠,残害百姓,中牟人民奋起抵抗。李鸣鹤组织“蓝学团”进行抗敌自卫,围歼日军小分队,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可侮的崇高精神。抗战胜利后,中牟人民又积极投入反专制独裁,争取民主解放的斗争。
中牟解放后,全县人民上下动员积极支援前线。 1948 年 11 月出动民兵 2100 人,奔赴淮海战役战场执行支前运输任务,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中牟儿女踊跃参军参战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
在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中牟大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全县人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对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在建设更加富饶文明的家园的征途中,全县人民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开拓进取,依托酵资源、交通、劳力、人才等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和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搞活流通,繁荣商业,用自己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业绩,中牟明天将更加美好。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928349727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me0325
我的腾讯微博:http://t.qq.com/qianxunxiari001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me0325
我的梧桐子家乡情网站:http://www.wutongzi.com/uc/39415636.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