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来,地气上升,草木萌发,万物复苏,潮汕大地秀色可餐,诱发了文人学士的诗兴。清代丁日昌客惠来时写过一首竹枝词:“上元佳节最风光,瘦蝶游蜂彻夜忙;一面红妆三面烛,任人仔细看新娘。”写的就是元宵夜看新娘的潮汕旧俗。旧时代凡前一年元宵后娶亲的,新一年的元宵夜,新娘都要让人观看。她们或到祠堂里集体“亮相”,或在家里任人上门观看,这据各乡例俗而定。这一夜,新娘都要浓妆重彩,披红戴绿,打扮得像出嫁时那样艳丽动人。丁诗的“一面红妆三面烛”,描述在三面烛光高照的金碧辉煌厅堂里,“红妆”的新娘们就汇集在那里,让人们大饱眼福。
文化名人翁辉东有一首竹枝词,则是吟咏元宵夜食丁桌的:“元日谁家报出丁,分柑落粟报宁馨;捷音侧听新灯首,社宴鸡豚醉不醒。”旧俗潮汕凡生男孩者,元宵夜都要做丁桌(丁酒)请人,还要给亲友、邻里送大吉(柑),到土地庙拜土地爷(伯公)并报孩子出生时日。元宵夜为人操办丁桌者称“灯首”,俗叫“做灯头”。这些人食丁桌时狂饮暴吃,常至酩酊大醉。
潮汕春天气温回暖快,春耕也来得早。虽然从春节开始,各种节庆与娱乐活动就接连不断:元宵赏灯、游灯、二月游神赛会、演戏,三月清明扫墓……但“种田如绣花”的潮汕农民是最勤耕力作,最懂把握种植季节而不误农时的。请看翁辉东“搬池涂”的竹枝词:“池边路侧叠如山,百甓(砖)寸阴修往还;最是农家丰垦殖(粘土),为培嘉谷并霜柑。”农村池塘里黑色的泥土,是农民最为珍惜的肥料。一般在年终农民“竭泽而渔”之后,开春就把池泥挖出堆在池边。经风吹日晒,泥土干裂,农民就像搬砖头一样将池土搬落田园,既是施肥,又改良土壤。
潮汕农田春耕,主要是曝冬后的犁田、耙田、浸种、播种、育秧、插秧等,虽很忙碌,但农民并不因春天节庆和娱乐节目繁多而影响农事,反之,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加鼓舞了他们的生产热情和劳动干劲。明代潮州知府叶元玉就有诗赞:“太守行春到揭阳,村村农妇事耕桑;道旁野老无拘束,笑指公家马足忙。”(《到揭阳》)把春天一派生机勃发,繁忙而又欢悦和谐的情景,融于诗中。
我的家乡梧桐子网址:http://www.wutongzi.com/uc/24621144.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zhanzehang
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u/2424566914
微信公众号:zehang1007
更多惠来美食旅游攻略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惠来的亲们赶紧行动吧。记得为我的梧桐子文章投票点赞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