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的前世今生

家乡区县: 河北省冀州市

 

此画为冀州古城图,是著名画家赵望云(1906~1977年)於1933年2月所作的一幅写生画。画幅下边注明:“冀县东北望到冀县之城”,看来画面上应该就是冀县的东城门,画家是站在大洼里取景写生的。
旧《冀县志》载:“冀为九州之首,实尧舜建都之地。”又据《汉书》记载:汉高帝(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修建的冀州城周十二里,高二丈五尺,隍深广皆七尺。为信都国(曾改为广川国)的国都。三国时,冀州治自邺始移信都。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城池扩建,城周达二十五里,成为京师(开封)以北最大的城池。元、明亦重修城池,不过城周逐渐缩小。
到明朝,冀州城为中书省、京师所辖。明嘉靖二十八年修建东城门。崇祯九年知州李宏祯用砖在四城门修起了瓮城。清雍正年间冀州升直隶州。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知州蒋国华大修冀州城,城墙内外全部座灰砖砌,中间用三合土夯实,底宽二丈,顶宽一丈五,高二丈,城垛口高五尺六寸,城周炮台十六座,城围九里十三步。城南门的正上方镶有石匾,上书曰“畿南古郡”四个大字。同治二年,在四城门外修起木吊桥各一座。可惜这座雄伟壮观的城池仅保留了160多年,到民国27年(1938年)损毁于抗日战争。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南城垣改建成公路。现仅剩的北城墙部分土垣遗址,为西汉古城墙的一段,总长约4500米,古城墙已残缺不全、起起伏伏、断断续续,高3~5米,最高处8米,底部最宽处有30米。1993年,该遗址被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zg尾小戒(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