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肇熙庄园

家乡区县: 广西武宣县

黄肇熙庄园是广西最大的地主庄园,位于武宣县二塘乡樟村,距县城13公里。黄肇熙曾任柳州统税局长和广西第四军司令官(陆军少将),于民国2年(1913年)从广东请来工匠开始修建庄园,于民国31年全部建成,历时29载。

庄园占地面积160亩,建筑面积3.99万平方米,共有房屋199间,呈四方集群状,左右严格对称,布局完整,功能齐全,面积宽大,气势庄严肃穆,环境优雅迷人,为中国传统的庄园院落式建筑。有浓郁的岭南建筑风格。主房由前、中、后三进及左右厢房组成,均为两层建筑。每层之间设有天井间隔,天井四侧设有柱廊相连;院落四角是岗楼(炮楼),楼高4层,可眺数里。近庄前有花圃、大池塘,后有果园、草料园;四周有环园小溪,宽米余,水深没人,四季流水。整座建筑环境优雅,景色迷人。

2004年来宾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重点文物遗产。

黄肇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哪来的财力建造如此宏大、如此气派的庄园?

据有关文史资料记载,黄肇熙1869年生于武宣县二塘镇樟村。青年时期入广东警察政法学校学习,肄业后先在广东顺德当巡警。虽然每天干的都是一些巡街、清乡的小差事,却勤勤恳恳,一步一个脚印地求着“上进”。1912年,黄肇熙终于迎来自己仕途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升任柳州统税局局长。黄肇熙的第一桶金,应该是在统税局长这个位子上淘到的。

颇有心计的黄肇熙并不以此为满足。在那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认定只有掌握兵权,才是最重要最保险的发达之道,于是刻意向军界发展,投身当时称霸广西的“耀武上将军”陆荣廷。民国2年(1913年)9月,黄肇熙因参与镇压广西辛亥革命领导人刘古香,得到陆荣廷赏识,升任步兵中校。在此期间,趁时局混乱敛财40万银元,悄悄用船运回二塘樟村。在家乡置田地3000多亩,分布于二塘、石考、麻碑、平田、乐业、大琳、黄茆、周脊、排楼等9个乡数十个村庄,每年收租谷达40多万公斤。

从1913年开始,踌躇满志的黄肇熙从广东请来100多名工匠,着手在樟村修建庄园,一直修到1942年才竣工,历时29年。在此期间,黄肇熙在仕途上也一路攀升,达到顶峰——任广西自治军第四军司令官,授陆军少将军衔。

妻妾成群,家眷众多,也是黄肇熙庄园规模宏大的一个客观需要。据记载,黄肇熙本人有4个妻妾,14个子女。他的8个儿子所娶妻妾多达41人,其中单大儿子黄镇英就拥有妻妾11人。每个妻妾都配有丫环。平时庄园里雇请长工20人,短工100多人。

军警出身的黄肇熙,在建造庄园时自然特别关注“防贼抗匪”的功能。在他的亲自过问和指导下,一座坚固宏大的“城堡”终于在樟村崛起。

据樟村老人回忆,当年的黄家庄园热闹非凡,园中除有军事顾问、外务参谋负责日常管理外,还专门从军队中遴选出30多人入驻,担任“保安”。有建筑专家估计,如果遇到紧急战事,庄园中安置一师兵马不成问题。

外观如堡垒的黄氏庄园,是不是果真具有抗敌功能呢?据武宣县相关资料记载,黄肇熙去世仅3年,黄氏庄园就遭遇了一次严峻考验。

1944年11月,日军由桂平兵分两路侵入武宣,并直逼柳州。一天上午,日军100多人一路扫荡来到樟村附近。樟村一些来不及逃走的村民,情急之下投奔黄氏庄园躲避。

黄肇熙的儿子黄钺英沉着地命令家丁做好战斗准备,关门御敌。一小群日军来到黄氏庄园外,机枪、步枪不停地向庄园围墙、城门射击,并连投了好几颗手榴弹。庄园中富有战斗经验的守兵毫无惧色,利用城堡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势猛烈还击,机枪、步枪、鸟枪、土炮、土制手雷一齐开火。一阵轰鸣后,受创的日军不敢恋战,在硝烟中狼狈撤退。

雨打风流(2014-05-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