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峰茶产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脉东段北坡,该县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将传统茶的种植与加工和现代先进种植与加工技术相结合,开发出了龙峰茶。因该产品核心产区位于龙王垭,山峰雾腾如龙,相传是龙王藏身之地,此地产的茶叶锋苗挺拔,沏泡后形如百龙竞游,故名为龙峰茶。龙峰茶外型紧细显毫,色泽嫩绿光润,整碎匀整,净度无嫩茎。200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竹溪县地处鄂、渝、陕交汇处,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脉东段北坡。是连接华中地区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秦巴山区是茶树原产地,巴蜀是中国茶业的摇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竹溪古为茶人通贾之要道,是茶文化由巴蜀向全国传播的中转站。今为秦巴山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成为中南、西南、西北茶叶主要产地。竹溪远古曾以茶纳贡。竹溪是唐代陆羽《茶经》“山南”茶区的区域之一。竹溪茶在《中国各茶原产地茶品目录》中榜上有名。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茶叶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的称号。
竹溪县共有13个乡镇,9个农林场,5万农户,8.5万人种植茶叶;有茶叶种植加工企业162家,加工设备1000台(套),从事茶叶加工的人员816人,年加工能力2500吨;经销企业139家,其中县内105家,县外省外34家,经销人员500人。2005年底全县1万公顷茶园已实现茶叶产量125万公斤,实现综合收入1.2亿元。龙峰茶系列产品在国内中南、西南、东南茶叶市场占有相当份额,同时,“龙峰茶”已步入亚洲及欧盟市场。湖北省政府将竹溪纳入秦巴山名优绿茶产业区,确立为茶树良种繁育场和繁殖基地、无公害茶叶出口基地、名优绿茶出口基地。
气候条件
竹溪茶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月平均日照百分率25%-48%月平均气温2.4℃-25.5℃0cm月平均地温3.8℃-29.6℃,5cm月平均地温3.9℃-28℃,10cm月平均地温4.2℃-27.5℃,15cm月平均地温4.7℃-27.5℃,20cm月平均地温5.1℃-27.0℃月平均降水量8.1mm-180.8mm,全年平均降水量945.3mm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3%-87%竹溪茶区气象因子的垂直变化较为明显,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光照强度减弱,气温和地温下降,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海拔900m处的龙峰茶,营养元素、生化成分、香气物质的含量以及感官品质得分都比较高,品质优异这与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度适中,云雾较多,空气湿度大有关。
土壤条件
竹溪茶区土壤的pH在4.5-6.5之间,都处在适宜茶树生长的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6.24gkg-36.44gkg除青草坪较低外,其它茶场都处在较高水平土壤中三要素含量氮0.39gkg-2.37gkg磷0.23gkg-0.66gkg钾9.56gkg-22.26gkg普遍偏低,土壤容重1.24gcm3-1.7gcm3普遍偏高。
龙峰茶氮素含量5.47%-6.65%,磷素含量0.410%-0.502%,钾素含量0.966%-1.129%,钙素含量0.097%-0.135%,镁素含量603.13mgkg-855.39mgkg,铁含量50.00mgkg-72.00mgkg,铜素含量8.45mgkg-10.86mgkg,锌素含量22.91mgkg-36.51mgkg。
采用化学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龙峰茶的品质成分结果表明,龙峰茶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为茶多酚28.43%-34.23%,氨基酸2.81%-3.38%,咖啡碱1.89%-2.52%,可溶性糖2.32%-3.07%,水浸出物21.93%-44.78%,叶绿素0.0842%-1.286%,儿茶素150.00mgg-171.88mgg,茶氨酸0.715%-1.19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了龙峰茶的香气物质组成结果表明,香气物质中以醇类含量最高,其次是酸酯类和醛酮类香气物质,再次是烷烃和烯烃类以及芳香族类香气物质,而以含氮香气物质为最少这种香气物质的组成形成了竹溪龙峰茶香气“清香带花香”的独特品质。
龙峰茶连续一、二、三届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连续四届获“湖北十大名茶”称号。2000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被评为省十五大有机名茶,连续9年被认定为湖北省名牌产品。
龙峰茶外型紧细显毫,色泽嫩绿光润,整碎匀整,净度无嫩茎。龙峰茶属高香型茶叶,香气鲜嫩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龙峰茶”内质优良,2006年经华中农大学检验,氨基酸含量高达2.95%、茶多酚含量达到32.94%,是同类地区的1.4倍以上,可溶性糖2.97%、水浸出物含量水分4.59%、总灰分4.73%、水浸出物54%,高于标准要求的18%,粗纤维经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验为9.5%。“龙峰茶”产品实际内质控制指标均优于国家绿茶标准要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