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镇位于无为县西南角,西与庐江县白湖镇相邻,东与泉塘镇一脉相连,北与巢湖毗邻,南与洪巷乡、鹤毛乡隔水相望。辖3个社区、14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蜀山社区,距县城30千米。百胜距县城40千米。S319军(铺)二(坝)公路、石(涧)凤(凰山)公路过境。景点有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周家大山双泉寺,泊山洞等。
蜀山镇距县城35公里,到长江码头18公里,省道军二路穿镇而过,且三县交界。全镇总面积128.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960亩,水面积13767亩,丘陵及山场面积8162亩。全镇有山有圩,镇西北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呈西高东低,以雾露山、陡壁山、沿山山脉相连,绵绵不断。东南地势平坦,绝大多数为圩区,即:七联圩、团结圩、拾联圩、潘家圩、湖家圩和临河圩连成整遍圩区,占全镇面积的80%以上。
1950年设蜀山镇,1952年设百胜乡。1958年设蜀山公社,1962年设百胜公社。1983年改蜀山乡、百胜乡,1987年蜀山撤乡建镇。1992年百胜乡并入蜀山镇,1995年复置百胜乡。1996年,蜀山镇面积53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辖双圩、集中、拾联、蜀山、张李、仁泉、白湖、建成、苏疃、新栗、黄姑、方圩、天保、新安、阮家疃、凤凰山16个行政村和蜀山居委会;百胜乡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2.8万人,辖花桥、关河、河南、石岗、洪岗、坳山、潘湖、湖东、墩周、双泉、湖边、临壁、百胜、杨桥、小坳、德和16个行政村。2005年末,撤销百胜镇,并入蜀山镇。
全镇土地资源丰富,多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主要水资源有西河、劳改河、郭公河流域,水系发达,圩内河渠沟叉星云密布,总长达40-50公里;镇境内山林资源有下泊山、凤凰山、团山、鸟官山、老陈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石灰石,储量超过2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蜀山镇旅游资源也较发达:皖北第一洞——泊山洞旅游景区就坐落在方圩下泊山的脚下,洞内共开发三层形成十八大景区、186个景点,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石枝、石旗、石花、石鹅管堪称溶洞四绝。另蜀山镇打造的旅游街,正在形成“吃、住、购、娱、游”为一体的旅游格局。
1985年,蜀山镇辖8个行政村(以下简称村),144个村民小组,有4397户,人口16434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1992年,撤区并乡,蜀山镇辖31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4275个村民小组,15006户,人口约6.3万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
1995年撤乡并乡,蜀山镇辖16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232个村民小组,7806户,人口3.4万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
2004年并村,蜀山镇辖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居委会,蜀山、黄姑、阮疃、集中、张李、仁泉、凤凰、拾联、新安、方圩、天保、苏疃、白湖13个村,1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5万人,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蜀山街道为镇政府所在地。[2]
2005年并镇,原百胜镇并入蜀山镇,辖蜀山、黄姑、百胜3个社区居委会,28个村,3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6.5万人,总面积128.89平方公里,蜀山街道为镇政府所在地。
2006年并村。蜀山镇辖蜀山、黄姑、百胜3个社区居委会,集中、仁泉、凤凰、拾联、新安、苏疃、白湖、德和、湖东、石岗、关河、双泉、杨桥、花桥14个村,3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6.6万人,总面积128.89平方公里,蜀山街道为镇政府所在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