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王顺山,以二十四孝之一的孝子王顺葬母而得名。现在的王顺山,是陕西有名的自然旅游景点,距古都西安仅60公里,经营面积3645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2239米,共分六大景区,150个景点,这里既有华山之险的阳刚之美,又有黄山之秀的妩媚娟丽,登上玉皇顶,可东眺西岳华山,北望渭水连天,南观群山蜿蜒,西瞰古都长安。 王顺山也是佛教胜地,庙宇,摩崖石刻由汉、北魏、隋唐至今,有的现存,有的遗迹仍在。“桃花姑娘”,“蓝桥相会”,“拾玉臼杵”等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韩愈遭贬潮州,在此为雪所阻,留下“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佳句,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在此羽化成仙,现存有“雪拥处”,“抱柱处”,“拾玉臼杵处”,“碧天洞”等石刻及铁瓦庙,玉皇洞,王顺孝子祠,成仙岭,湘子洞,蓝关古道,栈道等遗迹。
王顺山,是蓝田山的一部分。原来,蓝田山是由玉山和王顺山两个高大的山峰组成的。玉山在东,王顺山在西。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玉山高并两峰寒”(《蓝田九日崔氏庄》)的“两峰”,指的就是玉山和王顺山。而在玉山与王顺山两峰之间,有一段相对平坦的平台,远远看去,恰如一辆翻覆的战车,所以,蓝田山就有了覆车山的别名。 王顺山是国家极森林公园之一。它属于蓝田境内的最高山,其两峰突兀,云海蒸腾,气象万千;它林木葱蔚,沟谷幽深,瀑布飞悬;它奇峰耸立,古藤怪木,怪石嶙峋,是一处难得的登高远望,观光游乐的好去处。
王顺山又是大悟真寺的组成部分。它既有着丰富宗教气氛,又充满了文化气息。自古以来,它吸引着无数墨客骚人为它折腰,为它歌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 王顺山地处古蓝关古道之旁,千百年来,它犹如一个历史巨人,既面对着千军万马,冷视着战争的胜衰、王朝的更迭,又面对着无数过往迁客贬官,哀叹着官场争斗的风云、派系争斗波浪。
从前, 玉山脚下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夫妻年过半百才生下一个宝贝儿子,取名王顺。一是要儿子顺顺当当长成大人,二是希望他将来听说听教,孝顺父母。 王顺的父亲,为了给儿子挣下一份好家产,风风雨雨,没黑没明的干活,农忙下地,农闲打柴。没有几年,积劳成疾,便一命归天了。撇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光景凄凉。王顺的娘是争气好强的人,为了王家香烟,她铁了心,暂不改嫁,把全部心血都扑到王顺身上。除了耕作仅有的几亩薄田以外,起鸡啼,熬半夜,给人家纺麻织布,补旧缝新,那怕日子过得再紧,自己再吃苦,也不要小王顺受半点委屈。母亲吃黑的,给王顺吃白的;母亲喝稀的,给王顺捞干的。冬天不叫冻着,夏天不叫热着,她瞅着小王顺一天天长大,盼望着自己能过几天舒心日子。谁知这个王顺自小不成器,七岁时送进学堂,他不读书、不习字,整天上树掏鸟窝,下河抓蛙鱼;骂先生,打同学,调皮捣蛋恶作剧。有一回,先生生了气,打了王顺一顿板子,事后他便钻进茅厕,给先生尿壶底上钻了个眼,害得先生晚上把尿漏了一炕。后来干脆连学房门也不登了。
回到家里,更加脱疆野马,没有约束,他联络一群顽童,整日要枪弄棒,争强斗胜,损害庄稼,糟蹋瓜果,凌老欺少,偷鸡摸狗,左岭右舍三天两头寻他娘告状。娘苦苦劝他,他全当耳边风,说得重了,他暴跳如雷,闯出去寻告状的人算帐。慢慢地恶习养成,娘叫往东,他偏向西;娘叫打狗,他偏撵鸡。俗话说:“独柴难烧,独子难教”,握的紧了怕捏死,放的松了怕飞咧。等到王顺二十岁那年,母亲又气又急,一病不起了,王顺还在外浪荡。为娘的流泪自叹:“老身无能,百不中用,没指教好儿子,二十岁的人了,别说成家立业,再这样下去,这几亩薄地迟早也要被他踢腾掉的。为了让儿子把自己埋到这块地里,直说肯定不行,一天,娘央人把王顺叫到床边,流着泪故意对他说:“儿啊!你看娘也活不久了,我临死求你一件事,你千万记住,我死后,你把我埋到玉山顶顶,让为娘眼宽眼宽。”话一落音,便气绝身亡了。王顺这时悲痛不已,思前想后,悔恨自己以往不听娘话,把老人气死了。娘临死说的话,他一定要听。
于是,他将母亲的尸体背上玉山顶顶,怎奈山顶没有一捏捏黄土,王顺只得从山下挑土,挑啊挑,不知过了多少天,挑了多少担,娘的尸体总是埋不严。过分的疲劳与悔恨使王顺又痛哭一场。心想:“可能是我过去不听娘的话,对娘不孝,老天爷有意惩罚我吧”!便仰天长叹:“我王顺甘愿受罚,我要用汗和眼泪洗刷自己的罪过。” 一天傍晚,王顺挑着一担黄土刚到山顶,“咔嚓”一声,扁担断成两截,两筐黄土倒在地上,眨眼间变成了两座高高的山峰,娘的尸体被深深地埋在底下了。从此,王顺便在老娘墓旁结草为庐,为娘守坟。守坟三年后,他入玉山洞修行,最后羽化升天而去。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赞道:“昔有王氏子,羽化升上玄”,就指的这个故事,后人也将玉山改名为“王顺山”了。
至今灞河两岸还流传着“王顺山戴帽,风雨就到”的民谚,雨点洒落,人们便说:王顺又在哭他娘了。又有谚语说:“旱时见山灯,雨在眉梢中”,说王顺每当天旱无雨,便挑灯上山,为民祈雨去了。因此,每当天旱无雨时,人们晚上终要朝王顺山注视,寻找那盏灯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