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甜粑是将粘米(即大米)和糯米按1:2的比例混合淘洗干净浸泡12小时以上,再滤干水分,舂成米面;或用 花甜粑“万福图”
石磨推成米浆再晾干成米粉状(此法加工的花甜粑口感最细滑),然后取三分之一的米面下锅搅拌成熟浆,再加入其余生面揉成不粘手有一定硬度的面团;将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长度视制作花形的繁简而定,一般以能卷三至五层为准),擀成3~4厘米宽的条形面皮,取粑粑红(或绿)涂在粑面上,然后将其卷成圆筒状,再用一条预制好的薄竹(木)片,在圆筒的周围向圆心压数条细槽(细槽的条数决定花瓣数量,一般8或12条),再将细槽挞合,然后再包一层未涂色面皮,最后将粑卷呈水平方向摔、搓、揉、压(不可呈垂直方向压揉,只能从圆筒表面向圆心方向搓压)制成横截面直径约两寸左右的长筒状粑体即可;压字这是花甜粑最高级的技术,仅用一些简单的原始工具便可随心所欲地在粑体内做出自己喜欢的字,如“福、禄、寿、喜”等,也可做出各种精美的花卉和小动物图案,很有些神笔马良画画的味道。花甜粑在做字时并不是所有的字都从头到尾两头露出来,而是有字的露,有的字不露,有的字露正面,有的字露反面,总之,字在花甜粑里被分成了四种露法。例如福禄寿喜四个字中,“福”字就两头都不露出字,需要切开花甜粑时才知道有“福”;“禄”字就只露字的反面而不露正面;“寿”字就露正面而不露反面;“喜”字则两头都露。这些不同的“露法”有各自不同的深刻含义,是思南人生活智慧的结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