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约414——466),字明远,东海郡(约今江苏东海、灌云一带)人。他出身寒微,在南朝门阀制度森严的社会里,他一生备受压抑。因曾做过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后被乱军所杀。
鲍照的诗歌在同时代的谢灵运、颜延之等元嘉诗人的作品中成就最高。他继承并发扬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精神,运用乐府、拟古的形式,创作了不少五言、七言乐府诗。其内容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为主。他还写了不少以边塞生活和人民疾苦为内容的诗篇,他的诗歌俊逸奔放,感情充沛,语言遒劲,形象鲜明,在当时流于纤弱的诗坛中确是别树一帜,对唐代李白、高适、岑参等诗人有很大的影响。七言歌行经鲍照的努力,为后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他的抒情短赋《芜城赋》、散文《登大雷岸与妹书》也很著名。有《鲍参军集》十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