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清水河县仰韶文化文物的出土及教育史馆的开放

家乡区县: 内蒙古清水河县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近日对清水河县庄窝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 据考古人员介绍,这次考古累计发掘面积340平方米,包括房址5座、灰坑30余个。房址均属仰韶文化中晚期,皆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建筑,房屋居住面上有数层垫土。屋内的灶为圆形,部分还存在火烤痕迹。

庄窝坪遗址出土的文物除个别属龙山文化时期和朱开沟文化时期外,大部分属仰韶文化中晚期,以泥质陶为主,多为夹砂陶。有尖底瓶、绳纹罐、火种炉、直口钵、盆等,彩陶较为丰富。

据考古人员介绍,庄窝坪遗址的发掘为内蒙古中南部史前考古提供了一批新的实物资料。

仰韶文化是起源于中原地区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年至7000年。

      清水河县教育史馆位于清水河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教育史馆是利用始建于1750年的关帝庙重新修缮改建而成的,承载着清水河县260多年的历史文脉。从2010年10月开始,清水河县投资约230多万元将这座关帝庙开辟为教育史馆,历经2年多时间对教育史馆进行设计、改建,同时从多渠道收集整理相关历史实物和材料,最后进行整理布展。教育史馆分为文化墙和展室两大部分,展室又分为综合展室、专题展室和校史陈列室,史馆陈列的主要有反映清水河县教育发展历程的2000多件实物、1000多张历史图片和500多件文史资料。教育史馆既为清水河县历史文化和教育魅力的展示增加了新窗口,同时也为清水河县教育事业发展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秀猫(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