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县之母话于都一

家乡区县: 江西省于都县

(一)

这是一串长长的历史脚印——于都客家先民的脚印。
自打人类走出原始森林之后,他们便迈开双脚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于都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在这儿活动了,据考证,禾丰上湖塘遗址是于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遗址。瞧,这些最早石制的以及陶质的生产工具和陶器等物不就是于都先民留下的历史遗址么?!另外新陂马岭岽、小溪大岭背和罗坳石尾、贡江宽石寨等多处商周文化遗址的发现,就更是进一步的记载了于都商周时期的古代文明史。
[镜头一一摇过历史留下的脚印]
然而,商周时期的于都虽属扬州,而后又走马灯似的归属吴、楚、越等国,甚至秦始皇时期隶属于九江时都未曾建县。直到公元前202年,历史在这儿潇洒地转了一个弯,汉中王刘邦在灭楚后派大将军灌婴挥师南下,勇猛的大将军“横扫千军如卷席”,于汉高祖五年一举击溃了南粤尉赵佗后在雩山之南四十里处(今贡江镇古田)开基筑垒,建立临时治所,并于次年(公元前201年)在于都正式建县,从而掀开了于都历史崭新的一页。对于灌婴的建县功绩,历史不会忘记,于都人民更不会忘记。他们曾在其筑垒处以刘邦赐号建昌文侯庙以资纪念(庙今已废),并用诗歌的形式将这一事件载入了于都史册:“灌婴旧垒在何许?或云汉代古田坪,或云唐时筑城处。灌婴故国成烟尘,灌侯子孙谁其人?呜呼,独遗旧垒芜荆榛!”
[云蒸雾卷,雩山屹立,波浪迭起,贡水奔流。硕大的繁体“雩”字再度出现]
我们知道“雩”原是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礼,简称“雩祭”。因城北有雩山,所以古人“以山名都,以都名县”,故名“雩都”。于都最早隶属豫章郡,为江西省最早设立的18个县之一,直到1957年汉字改革时“雩都”才简写成现在的“于都”。那么纯客县的于都历史上为什么又被称为六县之母呢?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灌婴当年之所以选择了在于都适时建县,想必他首先看重的还是于都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吧。

云絮误(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