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茶韵

家乡区县: 贵州省平坝县

安顺的茶是出了名的。

安顺的自然环境没有受过一丝污染。独特的海拔、云雾、雨露、光照和土壤等加上天然的优质原生茶种成就了品质上佳的茶树。安顺的茶树下常伴生着对生长环境要求极为苛刻的冬虫夏草。原生态的一尘不染以及安顺人的智慧、勤劳和汗水使得安顺的茶叶品质至纯至精,这才向世人捧出了茶中极品安顺茶。外地人曾把安顺茶作为“味精茶”掺入当地茶中销往海内外。每到采茶季节,大批外地茶商云集北街的安顺茶城收购安顺茶叶,安顺茶城也因此成了西南地区的茶叶集散地。有些古老的日子安顺茶帮会伴随着马蹄声行走在山路上,茶在马背上无疑是高贵的,那是送到京城的贡茶;到现在,茶在这个城市依然是高贵的,飘香的茶在不同季节表达着这里的人对生活的理解。

随意走在安顺城里,你可以在门前屋后、在石栏旁、在桥头、在雨伞下看到手捧茶壶的老者;你能够透过家家户户的窗棂看到茶几上、电脑旁、灯光下飘动的茶烟;你会在街边闻到店铺里溢出的阵阵茶香。

雅庐、老电影、翠岛、绿波……这些名字中透着古朴和典雅意蕴的大大小小的茶馆茶楼散落在安顺的大街小巷,安顺城就这样浸润在淡淡的茶香里。安顺的每一个茶馆都是一个小世界,每一座茶楼都在演绎着千姿百态的人生故事。走进去,你就会品尝到安顺人生活的滋味。

饮茶,是安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爱茶,已经深深浸透在安顺人的精神里,融化在安顺人的血液里。每天,安顺人的生活从一杯清茶开始,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安顺人认为茶是用来养心的,这杯晨茶为一天的心旷神怡起了头,一壶夏云雀舌,就是一身的清凉。茶喝完了,倒出青嫩的茶叶,添上作料,就是一道上好的佐餐美味。

茶就这样融入了安顺人的生活,尤其是文化人,煮茶还要煮出松风雨鸣的旋律来。

北街的明英茶楼是安顺文人们最喜欢的地方。他们欣赏着“茶为君子饮,聚合两相悦”的诗匾,在这里举办沙龙,招待宾朋,或者闲时邀一两知己到此品茗闲聊。他们谈文学、谈艺术、谈理想、谈安顺的过去和未来。茶里语里飘出的都是对家乡深深热爱和对生活的孜孜追求。他们品茶品得细致、深刻,在“坐饮香茶,尘心洗尽”的心境中把安顺茶玩味到了极致。他们追求安顺茶的茶形之美、茶汤之雅、茶味之真。他们讲究目观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微醉在淡淡的茶香中,朦胧的目光扫过片片香叶,他们编织着“扫叶煎茶、心闲无梦”的幽雅人生幻境。也许,正是茶滋养出了安顺人恬淡平静、超凡脱俗的文化心态。

夜晚,我常独自到文庙的茶社品茶。坐在藤椅上,手捧一杯瀑布茶,茶烟在眼前缭绕,“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的诗句浮现在脑海里。在悠扬的古琴声中,数着星星或是听着细雨,梦幻般地自己仿佛便飘到了海边的沙滩、飘到了绿绿的草原、飘到了莽莽的森林,心海一片宁静。

茶是安顺人待客的好东西。

在紫云格凸河的大河苗寨,苗家女从树上随手摘下几片大叶苦丁的叶子,轻轻丢在玻璃茶壶里,立刻就是一壶绿波荡漾,啜上一口,淡淡的苦,清清的甜,回味悠悠。如果有心,远方的游客就会由身到心地真正置身于这个世外桃源了。

在天龙镇的古驿站,身着屯堡服装的大娘娘满脸微笑为游客端上免费的驿茶。透过驿茶的醇厚和芳香,你可以尽情畅想六百年前这古驿道上曾经的苍凉和繁荣,在曾经的金戈铁马的画面里描绘出一部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传奇。

安顺人给自己的茶取了极好听的名字。紫云的格凸、紫竹青、翠河;普定的翠芽、朵贝、空山新雨、天问禅茶;镇宁的云峰、过江龙、苗岭;西秀的明英、瀑珠、型江源;平坝的羊艾毛峰、夏云雀舌。还有瀑布、瀑龙、黄果树茶等等。这些名字表达着安顺人对家乡茶的喜爱和赞美,也体现出安顺人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拓展,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安顺人想让世界上所有的朋友都品尝到安顺茶。要想把安顺茶送出去,就得把现有的众多品牌加以整合。有人说叫“阿达卜”,意思是安顺的古称“地肥水美的地方”;有人建议叫“黄果树”,显示是瀑布之乡产的茶;有人坚持直接叫"瀑布茶"。争论激烈,尚无定名。我想,无论整合成什么品牌,那只是个符号而已。安顺茶依然是安顺茶。喝安顺茶,一生平安顺意,这已经足够了。

其实,品安顺茶只是一叶导航的舟。茶香会引领着你感知这个独特的城市。只有到安顺来,才能品出安顺茶的真滋味,因为这里的茶是用安顺的水和安顺的情在安顺的文化氛围里煎出来的。在这里,你能从袅袅的茶香中体味安顺这座古城茶一样清雅而醇厚的韵致。

安顺茶滋润颐养着安顺人的生活,安顺人安逸清爽的生活给了安顺茶最美的注解。

说不尽道不完的安顺茶哟。

(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