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钛集团

家乡区县: 宝鸡市渭滨区

宝钛集团

1、简介:
宝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钛集团),是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原902厂)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顺国有资产管理关系而整体改制成立,由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总资产27亿元。
2、发展历程:
1999年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和中科院联合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是陕西省首家双高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首批获得国防科工委颁发的军工生产科研资格许可证;2003年加入日本钛协会;2004年,被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评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并先后被国家工商总局和陕西省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文明生产先进单位。
3、创业历史:
第一阶段 创业建厂时期
1965年—1975年
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工程从1965年元月开钻勘探到1976年初办理工程移交手续,是工厂创业建厂时期。
广大建设者们在“一切为军工”的目标下,在没有同类企业借鉴的条件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安装调试,本着“边设计、边基建、边科研、边生产”的方针,经过十一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第一个初具规模的稀有金属材料加工科研、生产基地初步建成,这是自力更生搞现代化建设的一次实践。
第二阶段 整顿调整时期
1976年—1982年
“九O二”工程于1976年初进行工程移交。经设计、施工、加工厂三方确认,按原设计方案总投资尚缺4000多万投资的续建、收尾项目由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组织实施。从此以后,工厂进入了一个既要完成续建、收尾项目又要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的整顿调整时期。这个时期特点是:第一:以确保军工任务为中心全面推动科研与生产的发展;第二:为发挥设备能力,寻求开发第二产品;第三:作出了“确保军工、开发民用,发展中国钛工业”的战略决策;第四:整顿企业,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阶段 快速发展、二次创业时期
1983年—1993年
1983年以后,工厂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一是由于前期“军民结合,开发民用”正确决策下,钛材市场大大地拓宽了,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此后工厂的产值、产量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二是通过企业整顿,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夯实了管理基础,企业正向现代化管理迈进,企业取得各种荣誉,企业形象和知名度空前提高;三是在国家“以钛养钛”优惠政策的扶植下,企业有计划地开展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及迁建改造工程,人们称之为“第二次创业”;四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企业转轨变型,有计划地进行各项改革,激发了工厂的活力。五是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职工收入逐年提高,环境改善,人心稳定,企业凝聚力大大提高,尤其是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进步成果辉煌。
第四阶段 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时
1994年至今,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2005年改制为宝钛集团有限公司)进入了调整结构,转换机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化,结构调整、资产重组、产权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趋势。工厂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积极探索,取得重要成效;二是工厂经受了经济全球化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等严峻挑战,克服困难,走出低谷,赢得发展;三是工厂的技术改造在继续完成三线搬迁和技改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四是进一步深化以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新机制。五是战略整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4、经营范围:
钛、镍、锆、钨、钼、钽、铌、铪、铝、镁、钢等金属及深加工、各种金属复合材料、相关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修理;出口本企业产品、进口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原辅材料、设备、仪器仪表及零部件;物业管理;饮用水的生产销售;液化石油气的储存、销售、医用氯气、工业氧气、氢气、氩气、氮气的生产、销售。(以上经营范围凡涉及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从其规定)
5、科研实力:
公司拥有国内一流的熟练掌握钛及钛合金的熔炼、加工操作技术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有一批掌握钛加工关键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有一批能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技术专家。多年来为国防军工、尖端科技累计承担了6000多项新材料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出色的完成了一大批国家重点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571项,其中国家级奖19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先后研制并转化为生产力的钛合金牌号有60个,试制了近7000项新产品。
公司代表了我国钛加工技术的最高水平,其发展历程代表中国钛工业的发展历程,是钛加工材国家标准和国军标的主要制订者,可以生产国际上所有的钛合金牌号,被誉为“中国钛城”,在世界的钛行业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公司多年来以推动中国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己任,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致力推广钛的新型应用领域。在钛合金熔炼技术、熔炼用中间合金制备技术、加工成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具备EB炉熔炼大型合金锭能力的钛加工企业之一。
为适应航空、航天、船舶、化工、医疗、体育用品等领域对新型钛合金材料的需求,公司长期与国内主要钛研究院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等钛领域科研院所合作进行钛合金技术研究,宝钛集团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的新型钛合金的科研工作及工业化转化工作,这些合金包括高温钛合金、耐蚀钛合金、高强度结构钛合金、损伤容限型钛合金、阻燃钛合金、舰船钛合金、生物医用钛合金、低成本钛合金、低温钛合金等,为中国的钛合金进入工业化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中国钛行业暴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公司作为中国钛行业最大的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突出。近几年公司通过钛合金薄板材工艺研究,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钛合金薄板材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可以满足国际宇航级标准,是世界同行业为数不多的掌握航空用TC4薄板材工业化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美国、中国);首次挤压出“L”、“U”钛合金型材,填补了我国钛合金型材空白;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Bti31、Bti45等四种低成本钛合金;研制成功的Φ2280/Φ2100×300mm中强钛合金环材,属国内最大的钛合金环材;通过研制大规格钛合金锻件,满足我国大型飞机用钛合金材料的使用。2007年,公司获得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支持,进行钛及钛合金的熔炼、锻造等技术研究,在研科研项目54项,申报了5项发明专利,制定或修订各类标准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进步奖9项。
1981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同志来厂视察题词:“稀有金属最可贵,战略前途更辉煌”,鼓励公司职工发挥聪明才智,为稀有金属工业发展多做贡献。同时针对公司在科研方面取得的辉煌成果欣然挥毫题词:“科学与生产结合的典型”。

yajie(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