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精神的由来。宿迁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宿迁在建市不久,就提出了“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十六字“宿迁精神”。正是在这一精神的正确指引下和有力鼓舞下,建市十年宿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宿迁精神的现实意义。200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0亿元,增长14。1%,创建市以来最高增速;全市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国民经济发展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4865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3900万美元;实现财政总收入130亿元,增长47.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亿元,增长45.6%,增速连续10个月保持全省第一。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是宿迁人大力实践宿迁精神的具体体现。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纵观宿迁历史的沿革,几度区划调整,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团结奋进,敢试敢闯,务实苦干,自立自强”的十六字精神,但是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同样是宿迁精神的具体体现。1983年属淮阴市。1987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宿迁县,设立县级宿迁市。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没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没有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没有基础设施规模的扩展,宿迁就不可能取得现在的这些成绩。宿迁精神的创新当前在全市上下进一步谋求加快城市化建设,向着“全面小康社会”加速迈进的重要时刻,“宿迁城市精神”应运而生。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的酝酿和市民投票,宿迁确立了城市精神的表述用语,这就是“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生态为归宿”是宿迁城市所追求的一种境界,是城市特色的鲜明体现,建设生态宿迁,是全体宿迁人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而这一定义就是由宿迁自身鲜明的特色所决定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一片“净土”,是独特的“氧吧”,在现代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社会,这样的资源已经相当稀缺,也就显得尤为珍贵,未来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这一发展路径,应该说也是合乎宿迁实际的选择。“创业求变迁”是宿迁追求更大突破的必由之路。创业的冲动来自于强烈的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的原动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