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美丽无为竹丝湖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无为大西南土桥附近的竹丝湖,至今保持着原生状态,宛若养在深闺人未识、待琢待磨的小家碧玉。鸡鸣三县(无为、庐江、枞阳)的三公山是它的源头。绕山环湖的古道,残破的石桥上留有独轮车碾压、深约寸许的车辙,从里面似乎映出江南、皖西往来商贩的身影,还有“推车哉,卖米哉,后头跟个吃屎哉”的俚语、儿歌。
竹丝湖四时景明、鱼禽畅泳、蒹葭莽莽、木秀阴繁。湖边小镇古朴沧桑,连湖通江的土桥,明代设有巡检司衙门,樯帆蔽日,商旅如云。“土桥河,一把秤、两把砣,三年不起火,发的没来何”,“昆山乡,牛埠县,土桥河是个金銮殿”印证了当年市镇土桥古镇的繁荣。湖边土桥竹丝涵和大河滩“梳妆台”,是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西湖口大战、马氏娘娘督办粮草于此,与侍婢女将们梳妆留下的胜迹。修南京明城墙所建的几处窑址,遗弃的残砖上刻有“无为土桥司监造”的字样。今日的土桥建有深水码头和临港产业开发区,是长江航运和交通产业等发展的良港。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庭院倚山立,竹林傍篱笆。这里人家虽出没山林、漂荡湖上、终日辛劳,然渔樵互答、负歌于途,倒也怡怡得乐。牛儿牵着犁儿走,鞭儿声响白云端,山坡挂翠、田里流油,山歌儿悠悠悠悠!
湖畔人天性会捕鱼、食鱼。春水连湖时,随意挖上几锹土,壅堵于溪涧上,在豁口处安放鱼笼便可张鱼。那种带有内胆的倒须笼,专张嬉游逆水鱼。叉鱼是湖畔人的绝活,老叉手凭感觉便能百发百中。还有鸡罩罩鱼也是一罩一个准。孩子们潜水摸鱼练就一身“浪里白条”本领。做鱼不用佐料,湖水煮湖鱼,鲜味自然。视为湖珍的“梅花鱼”,也叫小末鱼,状如枣核、浑身布满黄褐小点,只在黄梅雨季捕得,且需细目网捕之,数量也很少。此鱼晾干收藏,食时与蛋掺和,或蒸或炒,别有一味。
虾荒蟹熟看年成,然无论岸上丰歉,湖里总是鱼跃蟹肥。湖鱼个头大,有的长若扁担。开湖时贩鱼人肩挑背扛、车拉船载,路上撒满鱼鲜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鱼两分钱一斤都卖不出。几毛钱就能买一篓虾,煮熟晒干,投入布袋摔打,蜕去皮壳,便成红玉般的虾米,珍贵极了。湖畔人家招待客人吃蟹不论匹,大盘盛、大碗装;壳青毛长,半斤多一只;雄的肉肥、雌的黄厚,任你吃得唇焦舌破也不让你罢手,那才叫海吃哩!
湖畔还是个钟情社火的地方。六月六吃新,这一天,家家都要采嫩掐尖儿收上一鳞半爪的。雪藕、红菱、茭白、青豆什么的,东家一箩、西家一筐轮着尝鲜。孩子们东一勺、西一碗撑得肚大腰圆。还有七月半放湖灯,说是祀神祈福,其实也算是一种山野文化。湖灯取材自然,摘片荷叶、采朵荷花,或剖节竹管、取块蚌壳;盛上菜油、插上油捻,或点燃一截松明子,都算是湖灯,投入湖中,任其漂流。湖上点点灯火,天上寥寥星
光,那时刻,真有“悠悠不知天在水,一枕幽梦压青湖”的感觉。
竹丝湖北起无为牛埠,西起枞阳周谭,无为昆山,枞阳陈遥湖,南起无为土桥梳妆台由无为土桥的土桥河直达长江' 

宋宋(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