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灵寿杖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灵寿县

河北灵寿杖

灵寿杖,典故名,典出《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列传•孔光〉。颜师古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即用灵寿木做的手杖。
基本信息
词目:灵寿杖
拼音:líng shòu zhàng
解释:用灵寿木做的手杖。[
详细释义
典源
《汉书》卷八十一〈匡张孔马列传•孔光〉
明 年,徙为太师,而莽为太傅。光常称疾,不敢与莽并。有诏朝朔望,领城门兵。莽又风群臣奏莽功德,称宰衡,位在诸侯王上,百官统焉。光愈恐,固称疾辞位。太后诏曰:「太师光,圣人之后,先师之子,德行纯淑,道术通明,居四辅职,辅道于帝。今 年耆有疾,俊艾大臣,惟国之重,其犹不可以阙焉。书曰『无遗耇老』,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其令太师毋朝,十日一赐餐。赐太师灵寿杖,黄门令为太师省中坐置几,太师入省中用杖,赐餐十七物,然后归老于第,官属按职如故。
译文
第二年,升任太师,王莽担任太傅。孔光经常称病,在朝廷不敢与王莽并位。皇上下诏王莽在每月初一十五上朝,并让王莽统率城门卫兵。王莽又指使群臣上奏,颂扬王莽的功德,汉平帝加给王莽宰衡称号,位于诸侯王之上,统率百官。子L光看到这种情形,更感到恐慌,坚持称病辞职。太后便下诏书说:“太师孔光,是圣人的后代,先帝老师的儿子,德行纯正端方,道义学术精通,担任四辅的职务,辅助皇帝。现在年迈有病。但是像孔光这样德高望重的大臣,是国家的重臣,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周书。召诰》说‘不遗弃老成之人’,国家要想兴盛,就要尊敬重用老师。下令太师孔光不用上朝进见,每十天赏赐一顿饭。赐给太师灵寿杖,黄门令给太师在宫禁之内设置坐几,太师进入宫禁之内可持杖,并赏赐十七种食物,然后回到府第养老,而他的下属官员仍按照常规办公。
释义
颜师古注:“木似竹,有枝节,长不过八九尺,围三四寸,自然有合杖制,不须削治也。”即用灵寿木做的手杖。
用典示例
唐 姚合 《竹里径》诗:“纱巾灵寿杖,行乐复相知。”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上•灵寿杖》:“灵寿杖出西域,自黄河随流而出,不知为何木?其轻如竹,而性极坚韧。” 明李东阳有《灵寿杖歌》

写一季忧伤(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