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临海镇头厂村共有4899个人口,1396户,总耕地面积为9666亩。大蒜种植在该村已有悠久历史。60年代初,就有近20%的农户有种植大蒜的习惯,(但当时面积不是太大)尤其是部分“启、海”人家(启东、海门迁入户)从那时起就把种出来的蒜头用人工挑或木轮车运往滨海的八滩、东坎等地出售。他们通过算帐,虽然当时的价格仅有角把钱一斤,但还比种三麦二豆划算,在他们的影响下种植大蒜的农户就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至2006年全村种植大蒜面积达到4888亩,户平近4亩,多的农户种植在15—20亩。
近年来,在县、镇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指导下,蒜农们结合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提高大蒜的种植技术水平,通过水旱轮作、异地引种、秸杆还田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基本克服了过去蒜农用种“代代传”,连年重茬生产等陋习,打破过去蒜苔、蒜头产量一直在千把斤上下徘徊的困局,实现了蒜苔、蒜头产量亩均近吨重的好产量。2004年、2005年全村大蒜产值年均达1680万元以上,蒜农的亩收入达3500元以上,仅大蒜一项,人平纯收达2000元。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该村在县大蒜协会的帮助、支持、指导下,于2001年成立了分会,吸纳了三十多名年轻、有文化、有组织能力、有经济头脑的人员作为会员,成立以来,分会会员结合本村、本地生产实际,每年都定期自费外出考察学习了解外面的生产形势、行情推介该村、该地生产蒜苔情况;生产管理期间主动协助县、镇农技部门,将好的生产技术传送到广大蒜农;收获销售季节,积极组织、销售蒜苔、蒜头。为了缓解蒜苔、蒜头集中上市销售压力大,老会员之一李运同志于2000年度就投入200多万元,新建500吨级保鲜库,最近又投入300多万元建成500吨保鲜库。新会员崇浩通过多次考察论证于今年上半年投入近300多万元建成了800吨级的大蒜脱水加工厂。通过政府引导,协会组织带领,该村的大蒜产、销模式相对稳定,必将使该村大蒜生产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