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民俗1

家乡区县: 河北省冀州市

  冀州市历史积淀了许多民间习俗。这些民俗,是劳动人民千百年薪尽火传的智慧结晶,内涵文化、文明、道德等,今天看来,其中许多很具有正确的、科学的道理。
  从以下的事实可以看到,一些人认为,民俗是老年人的“瞎讲究”、是“封建迷信”等观念,显然是不正确的。

  衣着习俗 冀州多年形成的许多衣着习俗,内涵科学、正确道理。
  1.“冬深(色)夏浅(色)”,是说冬季要穿着深颜色的衣服,如黑、蓝等色的;夏季要穿着浅颜色的衣服,如白、灰等色的。这是科学的:深颜色比较吸光,利于保暖;浅颜色不爱吸光,比较避暑。
  2.“春捂秋冻,少得杂病”,是说春末时节,不要一感觉天气暖和,就急于脱冬装,换夏装;秋末时节,不要一感觉天气凉了,就急于脱夏、秋装,换冬装。这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春末和秋末时节,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如果急于换装,容易使人感冒。春捂秋冻,就能减少感冒、着凉闹肚子等疾病。
  3.在死了人的家中,或者到殡仪馆参加吊唁,忌穿着鲜艳多彩的衣服。因为,那样穿着不适应悲哀的氛围。
  4、去作客、参加婚礼、在众人场合等,忌光膀子或只穿背心、裤衩。因为,那个样子,不严肃、不庄重,不适合当时氛围。

  饮食习俗 冀州的许多饮食习俗,是很有道理的。
  1.吃饭时,忌打喷嚏正面冲着众人。这样,既是对于他人的尊重,更会避免传染细菌和疾病。
  2.众人一起吃饭时,忌将菜用筷子夹起后或咬一口后,回到盘子里去。这讲究的是卫生,避免传染细菌和疾病。

  3.不喝隔夜茶和凉茶(指花茶)。隔夜茶和凉茶都容易致人生病。为的是保障人的身体健康,不要喝。

  4.忌用茶水送药吃。茶与一些药物会发生化学反应,用茶水送药,容易出现意外的不良反应。
  5.吃粘糕等食物时,不宜喝酒。科学表明,粘糕等食物与酒相遇,食物在肠内难以消化,容易形成梗结,造成肚子疼。
  6.吃饭要“细嚼慢咽”。这样,利于消化、吸收。这是现代医学家所提倡的。
  7.“吃饭要吃七分饱”。这也是现代医学家所提倡的。

zg尾小戒(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