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民俗3

家乡区县: 河北省冀州市

  介绍了婚礼、吃住的民俗,现在就来说说丧礼的礼节。

  丧葬习俗 冀州的丧葬习俗是很多的,其中许多是很值得传承的。
  1.人死后,立即洗脸、洗脚、擦身、理发等,后再穿寿衣。这是对于死人的尊重。
  2.人死后,需要停灵3---7天后再火化、下葬,而不会在人死后立即火化、下葬。这一是让人们予以悼念;二是如果遇人的“假死”情况,可以及时抢救过来。
  3.人死后,报丧,即通知亲戚朋友死讯时,女亡首先给娘家人报丧;男女亡首先给老娘人,即外祖父母家报丧。因为,这是最近的亲戚。
  4.农历除夕和正月初一死了人,先“捂起来”,忌通知人们前来办丧事,要等正月初二再公布。这是照顾人们过节日。
  5.穿白戴孝的人忌到别人家去。这是照顾他人的心情。
  6.遇死人白事,忌欢笑、打扫卫生。这是为了适应悲哀氛围。
  7.忌将花圈、挽幛、烧纸等祭祀的东西,带到丧事事主的其他人家去。这是对于他人的尊重。

  往来习俗 人生在世,离不开人与人间的往来。冀州的一些往来习俗,很值得效仿。
  1.讲究“礼尚往来”。因为,有来无往非礼也。
  2.崇尚“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和谐的邻居关系,相互都是会获益的。遇有紧急情况需要找人帮忙,敲敲墙、敲敲门,邻居就会很快来到。
  3.探望病人,尤其是癌患者、重病人时,忌说真实病情。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和病情恢复。
  4.做到“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一原则,使人与人间即使有矛盾,也不会成仇。
  5.忌成年男子去寡妇家串门。为的是避免误解,少生是非。
  6.家中来客人时,忌扫地、抹桌子。这是对于客人的尊重。
  7.陪客时,主人忌频看钟表、忌中途离去,陪客要陪到底。避免被认为是对客人不耐烦,撵客人。
  8.多人相聚时,忌坐在人的正前方,给人个后背、屁股;忌放屁;忌对着人打喷嚏,等等。这都是对于客人的尊重。

  语言习俗 人无时、无处离不开说话,冀州人在说话语言方面的习俗,很值得学习、效仿。
  1.忌当众直接说性器官和性行为,改说成“下部”、“私部”、“办事”、“那个”、“那事”,等等。这样,显示人有修养。
  2.忌当众直接说肮脏事。如:将“拉屎、撒尿”说为“大、小便”或“方便”;将“月经”说为“例假”,等。这是对于他人的尊重和个人的修养好。
  3.男子对于自己的内兄、内弟(自己妻子的兄、弟),忌称“舅子”。应称“哥、弟”或“孩子他(她)舅”。这是对于他人的尊重。
  4.对残疾人或生理有缺陷的人,忌直接称为“瞎子”、“拐子”、“聋子”、“麻子”、“秃子”、“一只眼”等。这是对于残疾人的尊重。

  养生习俗 冀州多年形成的一些养生习俗,很具有科学道理,很符合现代医学。
  1.“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活动,尤其是饭后活动,利于身体健康。
  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现代医学证明,萝卜和姜都是养生的好食物。
  3.饭有干有稀冀州人做饭、吃饭,习惯于有干有稀:吃大饼、焖饼、蒸米饭、包子等干食时,再加上鸡蛋等汤。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

zg尾小戒(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