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宕昌县强化“立足生态做足发展、赢得竞争必先赢得环境”的意识,再一次描绘出“绿色宕昌”的壮丽蓝图,构筑了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和生态社会建设六大框架,全面建设天蓝水碧、生态文明的新宕昌。
2013年,宕昌县完成生态林建设3.6万亩,经济林建设2.4万亩,行道树栽植62公里,建成了城区西出口坡面绿化、沙湾鹿川油橄榄栽植、将台马莲滩林下生态养殖等一批不同类别的林业示范点。
2014年,该县以“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启动实施为契机,组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林建设、天然保护和公益林建设四大生态工程,完成生态林建设2万亩,建设绿色长廊60公里,落实天然林管护107万亩、公益林管护44万亩,新修梯田7900亩。日前,该县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建园的原则,发动群众500多人,到沙湾长楞山栽植1000亩油橄榄。
宕昌县经济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小。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阶段性少量农户淀粉加工污染等。
为了治理农村的环境污染,宕昌县在2012年开展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该项目从2012年7月开始实施,9月底全面竣工。项目覆盖阿坞乡、哈达铺镇、南河乡3个乡镇20村,覆盖人口23728人,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县级财政配套120万元。
初春时节,行走在树木环绕的宕昌县阿坞乡麻界村,犹如步入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一座座样式新颖的农家小楼错落有致,白墙、路灯、鲜花,使农家庭院格外漂亮。整洁的水泥路连村入户,四通八达,草坪绿地和村庄连为一体,彰显出现代农村新面貌。这是宕昌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
宕昌县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两年来,农村的环境旧貌换了新颜,大多数村庄经过整治后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的目标。
宕昌县的2012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在项目实施具体内容确定上,宕昌县因地制宜,确定了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工程、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畜禽粪便污染防治工程、农村环保常识宣传普及。通过准确定位、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与全县新农村建设、区域扶贫开发重点相结合,集中连片,综合治理,使项目实施后能够有效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生活污水由直排变为三级沉淀处理排放和微动力处理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了示范片区内河道水质。通过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极大改变了农村垃圾乱堆乱倒,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减少潜在健康风险,基本消除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对地下水源的影响,有效降低对空气、水体及土壤的影响。
甘肃省环保厅组织机关人员进行抽验,保证了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使污水处理工程、垃圾收集处理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同步投入使用,项目区群众早受益、得实惠。
从最典型的麻界村来看,效果十分明显。该村共有219户975人,耕地面积2080亩。生产生活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2011年人均占有粮360公斤,人均纯收入2280元,是全县贫穷村之一,也是脏、乱、差比较突出的一个村。县上整合各类资金,进行集中治理,开展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①新修便民桥一座;②新修河堤1260米;③硬化堤路1120 米,并全部进行了绿化;④村道巷道硬化6100米,新建排污渠900米;⑤新建房屋56户,改造1429间,对全村农户庭院全部硬化,达到改造硬化全村全覆盖;⑥村庄亮化工程全面完工,各主路及广场安装路灯69盏。
以前脏、乱、差的麻界村,如今已成为宕昌县新农村建设的模范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