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丰南区春雨农业生态园组建于2005年,坐落于唐山市丰南区钱营镇大张各庄村,目前拥有林地500亩,新建生态养殖场一座,禽舍占地4500m2,拥有芦花鸡种鸡1000只,具备年出栏芦花鸡5000只,种鸡苗10000只的生产能力。园区内形成鸡吃虫,鹅吃草,鸡鹅粪便肥树,生态立体的种养模式。散养的芦花鸡个个膘肥体壮、生长良好、美味上乘,一上市即被我市各大饭店订购一空。速生杨树更是生长迅速,叶片肥厚,而且没有发生美国白蛾,降低了林地的管护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唐山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纷纷给予报道,吸引了许多周边农民来我园区参观学习,已成为我区发展林下经济的重点生态养殖园区。在种植业方面经过几年的探索,在我市率先引进徐薯23,苏薯8号等新品种开展种植实验和推广,经过几年的发展在本地及周边县拥有甘薯种植基地两个,年生产能力为50万斤,新建智能化控温、控湿、节能型地下式储藏库一座,年储存甘薯能力达25万斤,成为我市唯一一座智能化的甘薯储藏保鲜库,对我区乃至我市甘薯产业发展将起到的科技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在我市率先引进五彩花生系列新品种,推广高油花生新品种冀花4号,冀花5号5000亩,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园区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及今后的工作安排。
一是立足林下经济,发展特色养殖。
近几年来,我园区在市、区两级科协组织的支持下,先后投入80多万元资金,承包沙荒地500多亩,大力发展生态林建设,通过打井、办电、整地、栽树,浇水,施肥,管护等一系列措施,几年来使过去的沙荒地建设成高标准的速生丰产林,对我区林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贡献。然而,随着杨树长大,林下空地已无法耕种,林间杂草丛生给树木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也给冬季林木防火带来隐患。如何将林间空地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发展林下经济成为我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去年3月份,我园区在区科协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30万元率先引进了优质散养鸡品种--山东汶上芦花鸡2000只,冀东白鹅1000只,在林中放养,形成鸡吃虫,鹅吃草体的种养模,鸡鹅粪便肥树,生态立式。经过几个月的养殖,园内散养的芦花鸡和大白鹅个个膘肥体壮、生长良好、美味上乘,一上市即被我市各大饭店订购一空。速生杨树更是生长迅速,叶片肥厚,而且没有发生美国白蛾,降低了林地的管护成本,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唐山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纷纷给予报道,吸引了许多周边农民来我园区参观学习。为将这项林下生态养殖技术和优良品种在我区林地推广普及,做出特色,扩大规模。今年以来,我园区又投资2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和推广力度,力争到2014把我园区建成年出栏散养芦花鸡10000只,种苗30000只特色生态养殖场,成为我市最大的林下散养芦花鸡生产科普示范基地。
二是立足当地土质条件,发展特色甘薯、花生生产。
我镇地处我市东部沙土地带,是我市花生,甘薯主产区,这里出产的花生,甘薯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历史悠久,一直是我市出口的传统产品。自2005年以来我园区率先引进彩色甘薯,花生新品种在我地种植推广。其中甘薯方面主推了徐薯23、苏薯8号、西农431为代表的鲜食型甘薯新品种,以及防癌保健价值颇高的紫甘薯新品种---京薯六号等,面积达2000亩。花生方面引进推广了高油花生品种---冀花四号、冀花五号等,还有以营养,保健著称的黑花生等彩色花生系列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3000亩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连续几年在唐山、廊坊农展会上,我园区生产的彩色花生,甘薯都代表我区和我市农业科技成果展出,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将园区特色甘薯、花生产业做大、做强、做出品牌和特色,在区科协的鼎立支持下,我园区自去年以来投入30万元资金,先后建成种薯储藏窖一座和新型智能化、控湿、控温、节能型甘薯储藏窖一座,年甘薯贮存能力达25万斤。并计划用2-3年的时间建设高标准甘薯育苗床1500平米,年提供优质甘薯种苗500万株以上,建设特色甘薯生产基地1000亩以上,注册品牌,实现甘薯周年供应市场目标,进一步拉长甘薯产业链条,提高甘薯的附加值。同时开展彩色花生生产推广,特别是黑花生的产业化发展,把我园区打造成为我市最大的黑花生生产基地。
三是立足园区区位优势,打造集观光、采摘、加工为一体的科技型农业企业。
我园区地处我市东部,与开平和古冶相邻,距离唐山市区只有8公里,开平城区4公里。205国道、唐钱路即将建成通车,交通区位优势明显,非常适合发展城郊型农业。因此我们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20万元将园区内现有的杨树全部更新,换成优质大樱桃和薄皮核桃树种,中间套种彩色花生,彩色甘薯等特色品种,建成集采摘、观光为一体的城郊型生态园区。同时计划投资30万元建设一座小型杂粮加工厂,引进石磨面粉和石碾杂粮加工设备,将我们钱营地区沙河流域出产优质的杂粮品种利用传统的石磨生产工艺,加工成为具有传统地域特色、绿色健康的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开展农超对接 ,为我市广大群众奉献优质健康的特色产品。
四是积极开展科普推广工作,加强科普基地的建设。
我园区的发展壮大,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市、区两级科学组织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我们计划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我镇特色农产品种养殖协会,积极发展当地农民加入协会。发挥协会组织的引导和桥梁纽带作用,将我园区最好、最优、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提供给广大农民和协会会员,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定期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科普讲座和政策宣传工作,利用好园区这个阵地,带领广大农民和协会会员走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