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江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按照生物条件的适宜性和技术条件的可行性,以及产品质量的最优性、经济条件的合理性,对热作产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布局,并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优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和扶持县外企业进入元江县从事热区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开发。目前,元江县已形成“以发展甘蔗、香蕉、芒果、青枣等热带水果,开发特色生物资源为主的热带高效农业生产聚集区,以发展蔗糖、芦荟、茉莉花、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县城加工业聚集区”。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业培植过程中,茉莉花、香蕉、花卉、芦荟等产业通过茉莉花协会、花卉协会、芦荟协会协调龙头企业与农民种植、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关系,取得了明显成效。万绿集团在芦荟加工同行业中首家应用世界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已建成六条生产线,年加工鲜叶能力达1.5万吨。茉莉花加工通过招商引资和引导社会投资先后建成8家茉莉花茶加工厂,年加工花茶能力达到1万吨。
2006年引进火龙果种植,由于气候适宜,价格可观,坝区农民种植积极性高,目前全县已发展火龙果1500亩,成为全省火龙果种植规模最大的县区。火龙果的成功种植,为元江县进一步开发热区、推进热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热区产业升级步伐、提升热区耕地利用价值、增加热区农民收入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捷径。
2010年12月10日,市委书记孔祥庚在元江调研时指出,元江热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良好;境内热带水果琳琅满目,又处于昆曼大通道、楚河经济干线交会处,交通便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走进元江。2010年4月30日,元江乐居热带水果商贸城有限公司“热带水果商贸城”项目签约,5月10日正式动工,总投资3.9亿元。它同时辐射周边州市,引进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的名贵水果,立足元江,面向世界,尽快建成东南亚最大的热带水果商贸城,尽快建成“全国最大的芦荟生产基地县”、“云南省最大的茉莉花加工基地县”、“云南省花卉出口基地县之一”,打造“优质水果商品基地和绿色果品基地”,继续推进热作产业品牌战略,使热作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助推器。
元江不仅是滇中果园,还是避寒胜地。“十一五”期间,元江县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投入力度,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等方面入手,着力促进元江县文化、旅游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自广场文化活动开展以来,以县文化馆、哈尼族、彝族、傣族学(协)会、老年大学、夕阳红文体队为依托,积极开展“天天有活动、月月有交流、年年有突破”的广场文艺演出,演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各少数民族舞蹈、交谊舞、健身操等进一步丰富了元江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陶冶了道德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为构建和谐元江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大好机遇,加大文艺作品创作力度,全县艺术创作、演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芒果飘香》、《碧波孔雀》、《花腰姑娘凤凰花》、《酒歌》等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文艺比赛金奖。原生态哈尼族酒歌《蹦木箔勒》获玉溪市首届“玉林泉杯”酒歌大赛一等奖,在云南省首届酒歌大赛中荣获金奖。在玉溪市首届新农村文艺汇演中,创作的声乐《水灵灵的卜拉女》、哈尼族舞蹈《媒勒笔》、傣族舞蹈《斗笠翩翩》获得综合奖和三个单项奖的好成绩。《水灵灵的卜拉女》获全省农村文艺调演二等奖,哈尼族歌曲《猪肥牛壮娃娃读书》在全省歌舞乐展演中获创作一等奖。收集整理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84项,棕扇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市级34项、县级80项。
“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显现新雏形。2002年“基地”挂牌后,“十一五”期间,国家自行车队、国家田径竞走队、马拉松队、国家三千米障碍女子队、成都军区铁人三项运动队、云南省中长跑、拳击、击剑等9支集训队,累计13次170余名专业运动员先后到元江进行短期强化训练,“云南省元江低海拔体育训练基地”产生了“高住低练、低住高练,高低海拔交替训练”的实质性效果。
截至“十一五”末,该县已接待省内外游客235.2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40.3%;接待团队1476个58747人次,分别比“十五”期间增110%和78.7%。实现旅游社会收入72567万元,比“十五”期间增60.77%。特别是该县一年一度举办的红河谷金芒果文化旅游节,累计接待游客38.1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收入4981.08万元,使金芒果文化旅游节逐步成为市内知名、省内有影响力的旅游节事产品,更进一步巩固了元江以县城中心多功能旅游区、红河高峡平湖旅游区、特色文化旅游区、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区、森林生态旅游区为重点的“红河谷·太阳城”旅游品牌,为逐步把元江建成昆曼国际大通道和楚河经济干线交叉点上的重要旅游节点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五年,元江县将紧紧围绕市委书记孔祥庚调研元江“东南亚最大热带水果商贸城建设”时的讲话精神,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区位优势,以哈尼文化为重点,彝、傣等各族文化共发展,打造民族文化精品,提升元江知名度,推进元江和谐民族生态城市建设。“十二五”期间,随着元江县两座大江电站的建成,“一江两河”治理和滨江大道的建设,元江县城将真正融入水的怀抱之中,这为我们把元江县城打造成为“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东方“滇中威尼斯”和“冬季避寒旅游胜地”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