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有个“泥人张”,柘城有个“泥人李”。“泥人张”全国出名,可“泥人李”却鲜为人知。但是我们柘城“泥人李” 的手艺跟“泥人张”是不相上下的! 北京博物院和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专家组组长吕济民教授在我们柘城考察的时候,对柘城的“泥人李”李廷芳、李秀山父子的泥塑作品大加赞赏。吕教授说,这是柘城的“泥人李”呀,简直能和天津的“泥人张”比美。他欣然写下了“奇技艺高”的题词。
据了解,柘城“泥人李”同天津“泥人张”是一脉相承。李廷芳的师爷同“泥人张”的师爷是师兄弟,同拜一个老师学艺。因此,张、李两家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两家的泥塑均以民风民俗为题材。无论造型、神态、着色、肢体语言都有相通之处,都达到了形神兼备多姿多彩栩栩如生的艺术境界,都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
泥人李世家泥塑又称柘城“泥人李”。“泥人李”是以塑造大型庙宇彩塑和小型艺术泥塑为主的一种民间美术。在河南省柘城县传承已经有100余年历史。柘城“泥人李”所塑人物饱满质朴,线条浑圆,富有弹性。构图形式简练、粗放,制作手法娴熟。具有传统性、夸张性和生活气息。每件作品都形象逼真,出神入化。因此,“泥人李”泥塑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用性价值。最终形成了融汇着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式和美学思想的民间艺术作品。比如《回娘家》、《背娘赶集》、淡彩系列《童年时光》、《过大年》、《拔河》等。还有一些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古代名著等,如《牛郎织女》、《昭君出塞》、《逼上梁山》等。这类作品形象生动、活泼可爱,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史上的一块活化石。创作这类作品,需要作者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创作源泉。
李廷芳的儿子李秀山为“泥人李”新的传人。他参加过农民画创作,有多幅作品在省、地展览中获奖。这都为他的泥塑创作提供了好的基础。他在传统的技法上大胆创新,吸收了国画甚至于西洋画的艺术营养,使作品更具有张力,更加逼真。他创作的婚丧嫁娶民俗系列、柴米油盐生活系列、中国“四大名著”人物系列等达到了较高水平。
因此,如果你有幸来到柘城,一定要买一个泥人回家,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还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
我的主页:http://abc.wm23.com/gela2011212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