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你不知道的历史情怀

家乡区县: 江西省上饶县

     春秋战国(前494一222),县地原属越;吴灭越,属吴;越灭吴,复属越,楚灭越,属楚。秦赢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县地属秦。二十五年,秦置会稽郡,县地属之。二十六年,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九江郡余汗县。西汉高祖四年(前203),改九江郡为

灵山景观(10张)

淮南国,割九江郡南境置庐陵、豫章二郡,余汗县属豫章郡,县地隶之。东汉建安年间,魏、蜀、吴三国分立,县地属吴。建安初(196—204),吴析余汗县东境置县,一说因傍上饶江(今信江)得名,一说因“山郁珍奇”得名,属豫章郡。十年(205),析上饶县地立建平县。十五年,分豫章郡立鄱阳郡,领九县,上饶县隶之。西晋元康元年(291),划上饶、建平入葛阳县,属鄱阳郡。南朝宋年间(420—479),析葛阳县复置上饶县,属鄱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鄱阳郡改称饶州,县地再次并入葛阳。十二年,葛阳移治弋江之北,改名弋阳县。大业初,废饶州复鄱阳郡,县地随弋阳隶鄱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废鄱阳郡,复饶州,析弋阳东境复置上饶县。七年,并入弋阳。乾元元年(758),析饶州,置信州。析弋阳复置上饶县,为州治。宋开宝八年(975),县属江南路信州。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为东、西二路,县属江南东路信州管辖。建炎四年(1130),改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为江南路和江西路,县随信州隶属江西路。绍兴元年(1131)复置江南东、西二路,县属信州仍隶江南东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县属江浙行中书省信州路,为路治。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称广信府,上饶隶之,为府治。四年,广信府因隶江浙行中书省漕运不便,改属江西行中书省。清初,沿用明制。康熙二十一年(1682),设分巡道,广信府属江西行中书省分巡广南九道,县隶之。民国元年(1912)冬,废府制。3年,江西省划为四道,县隶豫章道。15年,废道,直属于省。21年,江西分为十三个行政区;24年为八个行政区;31年为九个行政区,上饶县均属第六行政区,治上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县境大片地区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置上饶县苏维埃政府(1930—1934),隶属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38年(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饶。14日成立上饶县人民政府,属赣东北行政区。同日析县治广平镇立上饶市。9月,籍东北行政区撒销,属上饶专区。1960年3月,县撤销建置,并入上饶市。1964年3月,恢复建置。1980年,地区改名为行政公署,属上饶行政公署。2000年10月18日,上饶撤地建市,县隶上饶市。

Ayuki芸妃(2014-05-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