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以来,上饶县灯彩历有“街市张灯、喧阗达曙”盛况,龙灯、桥灯、高跷灯、马灯、船灯、蚌壳灯、虾子灯、花鼓灯、莲灯、鲤鱼灯、稻草灯,灯种繁多,各有特色。龙灯流传最广,大部分村庄都有。一姓村庄的龙灯,称为子孙灯。杂姓村庄的龙灯,则称太平灯。大地乡仑圩村黄鹤楼弄何家的龙灯,有500余年的历史。何家灯能玩龙放花、龙相配、龙打滚、龙搭架、龙产子、龙盘柱、龙脱壳、龙排字等40余个花样。
桥灯在石人、郑坊、花厅、尊桥等地盛行。高跷灯只有集镇和大的村庄才有。船灯、蚌壳灯,少数地方爱玩。虾子灯、花鼓灯、莲花灯、鲤鱼灯,一般是各家自己制作自己玩,尤其是青年妇女和老人,提着花灯看花灯。不管元宵花灯如何兴盛,孩子们则有自己的情趣和寄托,他们用稻草扎成稻草灯,点上蜡烛,唱着灯歌,挨家挨户去玩。
“文化大革命”期间,灯彩被封禁。1980年以后,农村恢复灯彩活动。1984年,县文化馆组织全县灯彩比赛,嗣后每年正月,大放花灯,各呈异彩。北乡各地的桥灯,都要去石人殿“团灯”,常常有数十班桥灯相会,灯山灯海,极为壮观。福建前线电台曾向台湾同胞报导过石人灯会的盛况。1986年3月,省文化厅民舞录像队,为大地乡何家龙灯录像,作为重要民舞资料保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