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人物之海子

家乡区县: 安徽省迎江区

海子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即被称为“北大三诗人”之一。1984年创作成名作《亚洲铜》和《阿尔的太阳》,第一次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982年至1989年不到7年的时间里,海子用超乎寻常的热情和勤奋,才华横溢地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其主要作品有:二百五十余首优秀抒情短诗,《太阳七部书》,即诗剧《太阳》、诗剧《断头篇》、诗剧《但是水,水》、长诗《土地篇》、第一合唱剧《弥赛亚》、仪式和祭祀剧《弑》、诗体小说《你是父亲的好女儿》。其部分作品被收入近20种诗歌选集、以及各类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海子在创作初期受朦胧诗人江河,特别是杨炼的影响,形成了诗歌创作的方向之一“史诗”的创作。这些长诗创作,虽然评论界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其宏深的文化背景、宏大的艺术结构,还是其鲜活的奇崛的语言,都显示了海子的诗歌天才,对于这些巨构的解读,将使海子杰出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形象日益突显出来。但受到读 者普遍欢迎的是海子的抒情短诗。这些抒情短诗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最为触目惊心的是海子对生命存在的那种锥心泣血的体验和对太阳、河流、草原、大地、历史这些本原意象的痴迷。在海子的诗里,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有对爱情来临的幸福礼赞,也有对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当阅读《活在珍贵的人间》、《你的手》、《写给脖子上的菩萨》、《草原上》、《海子小夜曲》时,那些热烈而汹涌的诗情就扑面而来。但这似乎还不是海子诗歌最动人的地方,要体会海子最具个性和才情的诗歌内涵,就需要阅读《亚洲铜》、《麦地》、《麦地与诗人》、《五月的麦地》、《祖国》、《黎明》等诗。

生日之谜

海子在1989年3月26日辞世。但关于海子的出生日期有很多不一样的说法 :

根据西川的《海子全集》后记中“海子生于4月2日,白羊星座”不知道根据什么。

余徐刚的《海子传》中有这样一段话“1964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公历3月26)中午……”

燎原在《海子评传》中说过农历二月十九,也就是公历的4月1日

在海子诗中 《河流》后记《源头和鸟》中特别提到写作时间 “3月13日生辰”, 1964年的3月13日是农历二月十一日,推算也就是1964年3月24日,这个 比较可信,经海子母亲回忆。

“生日忌日一天” “愚人节出生的小孩” 等话很可能是误判。

以上内容见边建松《海子诗传:麦田上的光芒》(江苏文艺出版社)一书。

生前自印

《小站》(1983)[1]

《河流》(1984)

《传说》(1984)

《但是水、水》(1985)

《如一》(1985)

《麦地之瓮》(1986,与西川合印)

《太阳·断头篇》(1986)

《太阳·诗剧》(1988)

后人编撰

《土地》(1990)[2]

《海子、骆一禾作品集》(1991)

《海子的诗》 (1995)

《海子诗全编》(1997)。

《海子诗全集》(2009)

 

茶茶花花(2014-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