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的艺术生涯

家乡区县: 无锡市江阴市

刘天华(1895-1932),1895年生于江苏江阴澄江镇西横街。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刘天华大师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1912年刘天华十七岁时,考进了上海开明剧社的乐队,开明剧社为一新式话剧的剧团,在那里他更广泛地学习了各种西洋乐器,除了原本所学的管乐器外,又学习了钢琴和小提琴等,并对西洋作曲理论有所接触。1914年,开明剧社解散,天华回到江阴、常州的中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开始了他音乐教学的生涯。 刘天华在常州中学任教期间,在学校成立了军乐队及丝竹乐队,常至民间演出,成就不凡。后来并请到江南丝竹名家周少梅指导,刘天华向其学习二胡及琵琶等,其后又至南京向浦东派名家沈肇州学琵琶,再至河南学古琴。至此,天华才算比较深入地认识到中国传统音乐精致典雅的一面。 在此期间,他对各种传统民间音乐也进一步学习,他常和熟习音乐的好友澈尘和尚探索研究民间音乐及佛教音乐,其后又在江阴组织了国乐研究会,与当地国乐同好研究二胡、琵琶、丝竹及锣鼓等音乐。
1922年,刘天华(7张)前往北京,至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任教,结识了音乐家萧友梅、杨仲子等人,在此期间向俄籍教授托诺夫学小提琴,得到了不错的成就,小提琴的学习,给予他对胡琴的改进十分大的启发,他又对西洋作曲方式,尤其西方和声学的进一步研习。 在这时期,也对中国传统戏曲有进一步的研究,此外,他在家中组织了学习昆曲的组织,和北大、及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共同学习研究,又学习三弦拉戏,并不时研究欣赏京剧,这些都对他以后的作曲有不小帮助。 由于刘天华对中西音乐都能深入学习,也因此能够在音乐创作上融合中西,获得一定的成果。

追忆(2014-04-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