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创办于1946年,著名教育家、书法家王鼎新先生为首任校长。现任校长为汕头市优秀校长蔡耀得同志。2005年,学校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9年,学校被评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学校现占地面积56566㎡,建筑面积45239㎡,校园布局精致合理,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自然分割,既相对独立又有机联系。各场室馆舍均以省一类标准配套,是汕头市最早实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2004年被广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现有高中教学班43个,学生3106人,公办教职员工173人,其中高级、中级教师125人,中层以上行政干部14人。师资队伍中,有汕头市名教师、汕头市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澄海区名教师、澄海区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等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
办学六十多年来,苏北中学在发展中传承,“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是苏北中学一代代师生多年来形成的质朴优良校风;苏北中学在传承中发展,坚持“认认真真办学,安安静静办学,扎扎实实办学”的严谨办学态度和锐意进取精神,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
近年来,学校借助课改的机遇,与时俱进,科学规划,合理筹谋,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硕果累累,业绩显著。2009年,母校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本科上线率为51.4%,上本科人数比2008年增加124人,占澄海区本科净增人数的39.6%,有4位考生理科基础以150分的满分成绩并列广东省第一名。2010年母校高考再创佳绩,本科上线率59.15%,居澄海区第二位;2011年我校高考保持优异成绩,总上线率达95.8%,稳居澄海区第二位,在汕头市所有参加高考的88所学校中名列第13位;2012年母校高考总上线率达96.8%,继续稳居澄海区第二位,深受社会的广泛好评。2013年母校总上线1004人,总上线率96.5%,比全市总上线高出6.5个百分点,在汕头市所有参加高考的学校中排位第12名,上省线人数779人,比去年增加104人,上线率提升至74.9%,上本科线295人,普通类上第一批国家重点9人,比去年增加4人,全校有3位考生进入全省尖子生行列。
苏北中学地处著名作家秦牧的故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初创时即以注重文化熏陶及教育质量著称。长期来,学校形成并发扬“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培育了大批人才。“文化熏陶,全面发展”是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
母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分别为:
校风: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苏北中学创办伊始,在当地就极具影响力,由于教师威望很高,学校办学认真,又大力支持当时的中共地下党开展工作,因此逐渐发展成为潮汕及至粤东的一所名校。1958年,学校基于当时“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治背景,首次提出了“勤教苦学,热爱劳动,艰苦奋斗,永远革命”的校风。文革时期,学校易名为“燎原战校”、“东里中学”,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于1984年恢复“苏北中学”校名,结合学校自创办以来素有学生尊师爱校,教师工作认真细致、扎实严谨的突出特点,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将原来的校风改为“尊师爱校,勤教苦学,扎实严谨,热爱劳动”,十六字校风言简意赅,一直沿用至今。
学风:乐学善思,砺志勤练
乐学的涵义是乐于求知、乐于学习新事物,是一种求学态度和作风。学习有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欢——乐在其中,“乐在其中”才是“乐之者”的境界。唯有乐学方能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从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善于思考是“博观约取,知宗用妙”的基础,是创新的力量源泉。
砺志一词有“磨砺意志”的意思。人的意志并非天生坚强而恒久,而是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断磨砺和锻炼形成的。要学得渊博的知识,练就精湛的技能,锻就优良的品格,必然要遭受种种困难、挫折和考验,因此必须极具坚强的意志。
勤练指勤于练习、勤于践行。“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学业因勤于学习、勤于实践而不断精进,品德修养因勤于修习、勤于践行而不断提升,本质在于将成人和成才结合起来,达成德才兼备终身发展的旨趣。
教风:乐教善导,博学精讲
乐教指热爱本职工作,保持工作热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为师唯有“乐教”才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教育使命。
善导的本义是善于引导。引伸为二个方面:一是善于育人,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能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二是善于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勤思考,多分析,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博学既指学识渊博,又有广泛学习之义。《论语•子罕》:“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是谓师之典范。“博学”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
精讲泛指高超的教学艺术,乃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讲求教学方法、课堂形式、教学情景的精心设计,通过精讲达成三维目标。
还记得母校的校歌,由第一任王鼎新校长作词,马超群作曲,创作于一九四六年
莲峰之南 苏湾之北
这其间屹立着我们灿烂庄严的母校苏北
她永恒地培育着千百生龙活虎似的青年
她殷切地把新时代的使命寄托寄托在我们的双肩
母校 母校 母校
我们得感谢您 热情慈爱
干干干 莫落后
干干干 快争先
耳目手足口脑总动员总动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