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湾国安寺

家乡区县: 温州市龙湾区

国安寺石塔在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建于唐乾符年间(874—879)。塔为北宋元祐五年至八年(1090—1093)建,六面九级实心,原通高18米余,现残高17余米,顶早毁。系青石仿木结构楼阁式塔。塔下有雕刻精美的须弥座。底层设回廊,塔身遍雕佛像,共计1026尊。腰檐平缓,檐口刻出瓦垅和脊,檐下施斗拱,顶安塔刹。
故事传说:
有传,古时候,西海龙王把一条吃人的蛟龙给锁在海眼里了,并告诉它等到铁树开花的时候才能出去。打那以后,蛟龙天天盼铁树开花。一眨眼过去了几千年。这个海眼慢慢变成了一口深井,井水既透又甜,十里八村的百姓都喝这井里的水。

据说,能强身健体,比药还灵呢。单说有一天,有个从外地嫁来的小媳妇到这井边挑水来了,觉着耳朵旁的一朵绒花要掉,就伸手把花摘了下来,搁到井沿上。真怪,花刚放到井沿上,就看见井里水翻开花了!眨眼的工夫,井水就冒过了井沿,向四外漫开了。小媳妇吓傻了,撒腿就往村里跑。井水流出井外,眨眼就没到脚面。这事惊动了村里的一个老秀才,他跑出屋一瞅,有点明白了。他趟着没腰的水,朝井边走去。到井边一看,呀,井里伸出一个长满绿毛的大爪子,爪子上还捏着一朵绒花,井里还有铁链子晃动的哗哗响声。

这工夫,他就听见井里一个声音像打雷一样响,说:“西海龙王在哪?”老秀才更明白了,他赶忙说:“西海龙王在这!”怪了!老秀才刚喊了两嗓子,井里好像静多了,井里一个声音说:“铁树开花了,我要出去!”老秀才赶忙抢过那朵绒花,朝井里喊:“那是姑娘的绒花,不是铁树开花,你要再不回去,今天就把你杀了!” 蛟龙听了这话,没法子,大爪子就缩回去了,井水也不冒了。老秀才这才擦了一把冷汗,对村里的人说:“打这往后,谁也不许把花搁在井沿上。”后来,老秀才听说石塔能镇住海眼,就联名写了个万民书,请县官在这井上修了一个六边形石塔。说也奇怪,自打修了这塔,还真没闹过事。
旅游价值:
国安寺石塔作为名胜更为古城增添了奇特的风貌,从而吸引了天南海北前来观瞻的人,并为之赞叹不已,留连忘返。国安寺石塔以其特有的魅力大出风头。国安寺石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者,对温州的社会经济、文

  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1994年至今,每天到这里学修佛法或旅游观光者川流不息,已经接待了亚洲、美洲、欧洲诸多国家和来自全国各省市、地区学法者不计其数,旅游观光者更是不计其数。塔基和塔身上所雕铸的龙、雀等图案,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成为点缀北固山风光名胜的一大奇观。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在此游玩,并题有“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枝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的诗句。乾隆皇帝的题诗不但为北固山增添了几分色彩,同时也可以反映出当时北固山的非凡之气。相传春秋时吴国的伍子胥一家遭楚王猜忌,全家只有伍子胥一人逃出。他从楚国逃出后,后有追兵,前有长江天堑,使他感到万分发愁,以致连头发也愁白了。所以直今仍留下有“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了少年头”的歇后语。塔原是佛教建筑艺术的一种,但也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塔底蕴丰厚,神韵独具,种类齐全,异彩纷呈,不但为美丽的古城增添了无限的风采,同时也更为我们今天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憧憬宝贝98(2014-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