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

家乡区县: 互助土族自治县

 

我的家乡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生产青稞酒的地方。下面跟我来了解一下吧!大家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而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土族聚集的地方!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市政府乐都区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西宁市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城东区、城北区相接。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土族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以汉族为主,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地处湟水谷地北侧和大通谷地西南侧山地、沟谷地,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南,大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东部。

2006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拉仁布与吉门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9。

2006年,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参与申报的“花儿(丹麻土族花儿会)”,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项目类别,序号51。

2006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土族婚礼”,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504.

2008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土族轮子秋”,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项目类别,序号817。

5、2008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申报的“土族服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1022

6、2010年,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安昭”,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13。

互助土族自治县辖8个镇、9个乡、2个民族乡:威远镇、丹麻镇、高寨镇、南门峡镇、加定镇、五十镇、五峰镇、塘川镇、红崖子沟乡、哈拉直沟乡、松多藏族乡、东山乡、东和乡、东沟乡、林川乡、台子乡、西山乡、蔡家堡乡、巴扎藏族乡。

不想看见你(2014-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