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十五“喂树”

家乡区县: 毕节市七星关区

每年的十五(元宵)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至于这个“喂树”节目可能就只有我们毕节才会有吧。十五(元宵)就是正月十五那天,那天过完了,正月间就没有什么特殊的节日了,而这一天呢也是过年节气最重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我们同样与大年三十要做的事差不多,只是今天晚上最重要的是灯,不是火(十五的灯,三十的火)。

“喂树”是十五那天除“偷青”以外一个重要习俗,至于为什么要喂树,接下来会一一讲到。

晚饭后(6点至8点的时候),把敬老人的水饭(敬老人时每样菜和饭都要夹一点,加上6个酒杯里面的酒)端着,带着一把弯刀就出发去“喂树”了。

喂树:顾名思义就是喂这个树吃饭,意思也是一样的。在这个重要的日子里,喂树就代表你想着这些树,加上“咒语”一切就显得那么特别了。那么喂树又是怎么喂的呢?一起来看吧。

1、 端着饭、拿着刀,来到树前,这些树有梨树、桃树、苹果树、核桃树(最重要的树,因为毕节是核桃的生产地,核桃也是我们农村人的经济来源之一)。

2、 用弯刀在树上砍一个小口,把水饭喂到这个小口里面,不用喂太多。这件事需要两个人配合,一边砍,边念咒语,讨个吉祥。

“咒语”原文,分甲乙两个人,分别是:

甲:结不结(问:这树会不会结果实)

乙:结(答:会)

甲:落不落(问:这树下的果会不会掉)

乙:不落(答:不会)

甲:结成股股(意思是这果实结得把这个树枝都结满了,像一条一条的)

乙:纽成烁烁(意思是这果实结得把这个树枝都结满了,像一条一条的绳子一样的结实)

甲:杆杆打(意思是收成的时候用竹杆去把它把掉下来)

乙:撮箕撮(意思是捡被竹杆打下的果实很多,就像是一堆一堆的,要用撮箕一撮,撮箕(竹制品,一撮箕可装下20多斤的东西))

甲:花篮都背破(花篮:农村里用来把农作物从山上背回来的工具,竹制品,有大有小,大的可以装100多斤,小的也能装50斤左右)。

念这些“咒语”实际上就是在这个一个日子,讨个吉祥,寓意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果实都有所收成,最后都果实累累。

更多精神,敬请关注!

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haiyan95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Lhy95

 

满天星(2014-05-2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