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大石慈菇】
大石慈菇(又称芽菇)呈卵形,有光泽,外形美观,耐储运,适应在肥沃的水田生长,抗病力强。肉质较坚实,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微带苦味,风味独特,主要用于出口,是春节期间应节的上佳品种。
慈菇在大石种植历史距今已有300多年,是大石的传统土特产品,因其白皮白肉个头大的特优品质大受市民欢迎。
慈菇有多子多孙的寓意,人们多以其比作男丁,乡俗新嫁的女子母亲多以慈菇相赠,并祝愿:“来年生个慈菇丁。”
【番禺大石马蹄】
大石马蹄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或栽培在水田里,地下茎熟时成球状,赤褐色,清甜无渣,肉质洁白爽脆,体形较大,贮存时间长。“马蹄”可磨成“马蹄粉”,以此制作的“马蹄糕”是岭南传统美食。
大石马蹄与桂林马蹄同享盛誉。但就水土而言,大石马蹄略胜一筹,特别是水马蹄,其种植面积虽日渐萎缩,但马蹄粉时至今日仍是大石地区著名的土特产之一。
【番禺大石灯芯草】
灯芯草(别名灯草、水灯芯、秧草)性微寒,味甘、淡。具有清热利尿、消炎、安神镇惊的功效,是医治火症牙痛、小儿烦热、尿道感染、咳嗽等良药。
将灯芯草采割晒干后,浸水两到三个小时,直到草身发胀,在两竹片中间绑上一根大头针,把灯芯草放在两竹片中间,用针尖刺破灯草,两手同时向相反方向拉开,灯芯即脱出,剩下的灯芯草外分草壳和花尾两种。草壳,即一条草的外壳,花尾则是在草壳上有一朵花样的东西。灯芯有两个用途,一是用红纸包成一扎,用作点油灯,二是和花尾、草壳编成“灯芯花”,为中药下药用。
灯芯草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历史上被誉为“禾秆里的珍珠”,除了用作灯芯以外,全草还可以入药。
灯芯草与大石有着不解的情结。历史上,大石曾长期存在庞大的灯草交易市场“灯草市”,并有古代石刻为证。灯草上市之时,全国各地的商贾,以及赶集购物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云集于此,热闹非凡,鼎盛一时。
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Avan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oco65341137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